2)第二百九十三章:最强保命符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是大汉刚刚出现的贵戚势力。

  这件事处理不好,往轻了说,军队士卒心中会产生怨言、芥蒂,影响战斗力;往重了说,很可能成为新一轮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忠烈之后如果因为大汉新晋贵戚而绝嗣,后果,太可怕了。

  他都能预见诸侯王叛乱的借口了:“清君侧!为士卒而战!为公道而战!”

  司匡若有所思,看着长安的方向,意味深长地呢喃:

  “忠烈之后,家中独子,可不能轻易出事,哪怕是对方是统兵数万的犍为郡郡守……这件事,必须要从长计议。陛下,难了……”

  忠烈之后,三老之孙,家中独子。

  这三个加在一起,足以成为大汉最强的保命符之一。

  一个足以让朝堂之上大部分将领支持的保命符。

  一个足以让大汉几十万士卒支持的保命符!

  毕竟,谁都不想家乡成为第二个豫章。

  如果那群将领不想被士卒议论,不想军心涣散,站队的位置,已经不言而喻。

  “看来从先秦流传下来的统计军功方式,需要改革了。”

  司匡幽幽长叹。

  这记录军功的方法,还是当年商鞅留下来的。

  那时候作战甲士都有家仆跟着冲锋,不用担心军功争夺甚至是遗漏的问题。

  如今,冲锋之兵甲,仅仅是个体。

  军功被抢、遗漏、战死无人知晓的事情,比比皆是。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提升军心,就必须要打破旧的格局,重新设计一套军功记录方法。

  霍去病从身后拍拍司匡的脊梁,小声道:

  “兄长可还有要交代的?没有我就安排人把这位兄弟送到长安了。”

  “把人送去吧。”

  “好!”

  在霍去病挥舞衣袖地指挥下,路博德和三个武关士卒一同出发,护送张平安离开。

  拥堵许久的武关重新恢复交通。

  在徐偃的带领下,司匡与霍去病登上城头。

  望着下方车来车往的长龙对于,司匡淡淡的道:

  “徐兄,武关有多少兵力?”

  “因常年无战事,且此地距离长安又近调兵方便,只有一千人驻扎。稷下侯问这个是打算……?”徐偃笑眯眯的态度恭敬。

  “本官需要汝封锁武关一个月!进可以,出则需要查验身份!”

  “啊?”徐偃大惊,“今函谷已塞,若武关外出减缓,不出五日,将会有大量的的车队停留在关隘之内,届时,武关恐怕会混乱难治啊。再者,君可有陛下手令?”

  “陛下在甘泉宫,手令来日给你补上,吾已经请示了丞相韩公,其亦同意封锁武关,汝照办就是。”

  “这……兵力恐怕不够。”徐偃手按在冰凉的城墙石头上,忽然抬头,直言,“本来外出不需要查验,整个武关勉强畅通运行,若挨个查验,至少需要加派五倍人手,看守之人,亦需增加五倍!”

  “人不是问题!”司匡拱手笑道,“丞相那里有陛下托付之手令,可暂调长安卫队千人,驰援武关。”

  “敢问吾侪需捉拿何人?”兵力的问题解决了,徐偃开始询问细节。

  “具体相貌,吾已安排人去太常调取,届时,凡是意图出武关之游侠,皆扣下,待查明,方可放。”

  “下官明白了。”徐偃拱手。

  “下去执行吧。”

  “诺。”

  司匡看着徐偃离开的背影,闭上眼睛。

  带来的中垒甲士已经暗中埋伏在武关两侧的山林之中,只要朱安世敢出来,必定落网!

  这场巫蛊闹剧,该结束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