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长安(二)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日,有数千匈奴士卒从浑庾奔赴单于庭。

  其用意不明,请长安早做准备。

  …

  刘彻看着这份文书,眼睛眯起来,沉默了。

  匈奴竟然在调兵。

  难道,又想攻打雁门?

  千人士卒,暂且不惧。

  毕竟,驻守雁门的可是苏意老将军。

  他可是祖父朝,仅存的威名老将了。

  还记得祖父二十二年,匈奴大举叩边。

  匈奴军队,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

  祖父刘启匆忙之中,连续调动数位将领,以备不测。

  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军飞狐。

  以楚相苏意为将军,军句注。

  以将军张武屯北地。

  以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居细柳。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居霸上。

  以祝兹侯军棘门。

  如此多的调动,只为备胡。

  这群将军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条侯,周亚夫了。

  刘彻一想到周亚夫,脸色就变得越来越黑,心口也越来越痛。

  好好的一员大将,让自己的老爹气死了。

  若周亚夫在,自己不至于让王恢这个半吊子在马邑之围的时候担任领兵上将!

  他越想越生气。

  只能再次重重叹息。

  左手握拳一阵子,又忽然松开。

  刘彻仰着头,望着房梁,嘀咕,“还好,苏意老将军还在。至少在防御匈奴这方面,还没到无将可用的地步。”

  在防御匈奴这方面,比起周亚夫,他更看重苏意。

  虽然这个老将军年龄大了,七十来岁了,但在防御匈奴上的能力,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哪怕是李广、程不识这两个,见到苏意,也要乖乖地喊一声老将军。

  这都是孝文皇帝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啊!

  那次匈奴入侵,周亚夫驻扎位置,仅仅是渭水北岸罢了。

  说得好听一点是防御,实际上,就是后手罢了。若是边境失手,他将会是大汉北部最后一道防线。

  真正对抗的主力,还是囤在句注的苏意等人。

  句注——雁门属地!

  这也是为什么,苏意年纪大了,还在雁门驻守的缘故。

  四个字:经验丰富。

  他老刘家,就喜欢经验丰富的!

  年龄不是问题,只要能力够就行!

  刘彻提起毛笔,认认真真的回复苏意的提醒。

  所书基本就是老将军辛苦,自己一定会注意之类的事情。

  唠家常罢了。

  批复完毕。

  他顺手拿下第三份竹简。

  “咚,咚咚。”

  “咚,咚咚。”

  门被敲响了。

  刘彻抬起头,望着门口,呼道:“何事?”

  常侍郎春陀在门外轻声回应:“陛下,胶西国廷尉署八百里加急!”

  “胶西国?”

  作为皇帝,他自然知道这个国家的诸侯王是谁!

  一想到那位的性格,刘彻眉头陡然皱起。

  他急匆匆的,把刚刚批复的奏折通通卷了起来,放在一旁。

  望着门口,道:“让人进来!”

  春陀:“诺!”

  “嘎吱……”一阵冗长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