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五章:被忽悠的孔安国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需要工匠十五,耗费五日,而吾打算令‘稷下学里’统一为三层房屋,因此,耗费时日约为半月。”

  “正所谓,赈济灾民之时,不能让其一直吃饱。所以,吾打算,令其工作一天,休息一天。两天得一天口粮。”

  司匡咧着嘴,嘿嘿一笑。

  在地面上写下来一个数字——九千。

  “按照此法,百亩之田,可供九千户流民工作一月。九千户,将其家眷算上,此地可囊括流民两万人以上!”

  说完,他在地面上那个被一分为二的方框右半部分,写下来两万这个数字。

  这也是司匡为何留下一百多亩地的缘故。

  他需要给这两万人提供一个居住吃饭的场所。

  还记得电视剧上和珅曾经说过:“流民……已经不能算之为人了。”

  对这群人而言,只要能活下去,环境再差,也无所谓。

  孔安国盯着地面上唯一能看懂的数字,

  沉默半晌,问道:“公可知两万人一天需要吃多少粮食吗?”

  司匡点了点头,“七成饱的状态下,一日约三百石,折合钱,共计一金半!”

  “原来知道啊。那公可知其一个月的消耗?”孔安国掐着指头算了半天,在算出来之前,先问了这么一句。

  “唉,两天得一天口粮,一月下来,约需二十二金半。”

  孔安国目中尽是诧异之色。

  口算?

  数艺上的造诣这么强?

  他虽然不清楚正不正确,但考虑到眼前这位曾经一己之力压制诸子百家,尤其是天文当年压制了农家之后,还是把指头收了起来。

  “呃呃呃……知道就好。这二十二金半,从何弄来?”

  司匡目光炯炯,淡淡地说道:“抵押!”

  “啊?”

  孔安国脑袋上挂着三个大问号。

  抵押?

  这又是什么鬼方法?

  在其疑惑之际,司匡开口了。

  “吾打算将一百八十亩地以原价的八成,共计五十四金,抵押给诸子百家。为期五年,每年愿拿出十金,分发下去,作为感谢费用!若五年之后无法还钱,地无偿归诸子百家所有,若五年之后,钱财偿还完成,地归我所有!”

  “孔兄,小弟粗略算过了。诸子百家哪怕购买一亩地,五年之后,净收益最少也在三千钱!”

  孔安国朗声询问:“若是每年没有支付好处费呢?”

  司匡淡然一笑,“地直接归诸子百家所有!”

  “好一个抵押!”孔安国皱着眉,“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五年后,本金直接翻一倍!此法一出,百家诸生,恐怕会争相恐后参与此敛财之法!”

  在他看来,这种方法,不算商业贸易。

  只是借钱出去罢了。

  五年之后,要么拿回双倍的钱,要么,直接拿地。

  怎么看都不亏。

  大汉买地是常态,儒家并不反对。

  相反,他们还很支持这种行为。

  士农工商。

  买地属于农业行为了。

  不论种不种地,都是农业行为。

  孔安国沉默片刻,感慨,“若真用此法,所敛之财,足以让两万流民,多活两个月!”

  他深知,这种算法,保守了。

  稷下附近的流民,根本没有这么多。

  虽然黄河下游灾民众多,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跋涉数百里,来到此地?

  能有一万人就不错了。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上让一万人多活四个月。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春季将至。

  此刻种下粮食,四个月之后,便可以收获。

  相当于帮助流民度过了一个粮食空窗期。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