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章:计量单位:“司马迁”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迁),金八两。

  经过文景之治,大汉百姓手中金钱多了起来,因此,到了当今陛下这里,赎罪金涨到了五十万钱,也就是五十金。

  (参考司马迁死刑腐刑二选一)。

  如今,司匡竟然想要六十金。(约为太史公五分之六的腐刑部位。)

  除了死刑免罪之外,他实在想不到其他方面的内容了。

  “胡子误会了,司匡并无犯罪,借钱,只为买地。”

  “啊?”胡毋生惊呼一声,“买地需要这么多钱?我大汉地价竟涨到如此地步?”

  段仲皱着眉头,挠了挠头,沉吟,道:“不对吧?我记得稷下周边地价约为三千钱啊。”

  “胡子、段仲师兄,请冷静。”孔安国神色正然,“其打算在稷下北部购买两百亩地!”

  “两百亩,耕的完吗?”段仲翻了个白眼,吐槽着。

  “不是为了耕地,而是为了活黄河决口后的流民!”

  胡毋生瞳孔中充斥着一股暗淡的金光,“此言怎讲?”

  孔安国声音阵阵,朗声道:“买地,雇佣流民盖房,一人施工两天,可得一天食粮,能活一户人口。”

  微微一顿,他忽然想起来司匡的形容词,补充道:“据说此法名曰以工代赈。”

  段仲不屑一顾,摇了摇头,轻蔑一笑,“呵,什么以工代赈?根本就是商贾之法。说得好听,根本就是在行商贾之事吧?”

  “呃呃呃……”

  孔安国一时语塞了。

  他纠结的内容正是这个。

  以商贾之事救济灾民,似乎违背儒家价值观,又似乎迎合儒家大道。

  是否应该支持,他也没有了注意。

  如果不是司匡那句“向其他诸子百家借钱”太过恐怖,他也不会来这里询问意见。

  担心影响胡毋生判断,孔安国急忙准备补充,“胡子……倘若我”

  “此虽商贾之法,但是大义之举!”胡毋生没等他说完,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位老者抚手而笑,“吾认为,此法可行!此钱可借!”

  段仲脸色大变,拱手,“胡师,这不符合儒家作风啊!”

  胡毋生笑眯眯地问道:“我儒家是何作风?”

  段仲依旧拱手,咬着牙,意志坚定,“士!农!工!商!”

  胡毋生笑了,捂着肚子,豪迈大笑。

  脸上那两撮白色的胡须,一颤一颤的,“哈哈,此乃商君提议,本非儒!”

  “可是……”段仲还想说什么,被胡毋生抢先一步打断。

  沙哑的提问声在屋内回荡,“仲郎,吾且问,孟子舆讲的穷则独善其身,下一句是什么?”

  段仲一愣,思考着所学内容。

  忽然,脸色一红。

  拱手,把头埋在胳膊之间,不敢抬起来,身体颤抖,怯生生的说道:“达则…达则兼济天下。”

  “这就对啦!”胡毋生拍拍手,高兴得像个孩子,“救济灾民,符合我儒家道义,此钱,可借!”

  “胡子……那个……”

  孔安国又开口了。

  这次,他难言之隐更盛。

  纠结的,脸部肌肉都拧成了一根麻绳。

  “又怎么了?”胡毋生望着眼前这位儒家继承人,叹了一口气,“安国,这可不像你。为何说话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想说就说!有什么事,尽管说出来,不必藏着掖着!”

  孔武虽然品行端正,但身体不好,可能挑起孔氏正统的重任,需要落在眼前这位青年身上。

  然而,这家伙的性子,着实令人着急。

  “唉。”孔安国再次叹了一口气。

  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房子建成之后,司匡的第一个目标可是……可是眼前这个借钱大户啊。

  总不能直接开口:“一年后,房子完成之日,就是您名声丧失之时吧?”

  估计说完了,这个老头儿得气的猝死。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