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八章:以“质子”用人。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凡是十二岁以下者,皆免费可学习百家之道!”

  “其等将住在稷下学宫,吃、住、衣,皆有诸子百家负责!”

  “不需任何钱财!”

  “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其亲属不得在稷下学里建筑时期行寻滋挑衅、犯罪之事!若有,全家直接踢出稷下,永不录用。”

  这是昨晚他拜访百家之后,得到的结果。

  如今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传承面临着严重危机。

  司匡主动提出将流民之中,有天赋、对百家之学感兴趣的孩童送往稷下,对他们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百家诸生,听到这个方案之后,都没犹豫,眼睛都不等着眨,就点头答应了。

  这是好事啊。

  有利于传承自家学问,干嘛拒绝?

  至于儒家……

  对付他们,司匡只用了两句话。

  “儒生能入朝为官,愿学儒术者,必定多于愿学百家之术者。”

  “此法,可为太学设立,提前培养人才。”

  利大于弊。

  儒家,最终同意了这个行为。

  ……

  不要钱!

  免费吃!

  学本事!

  每一句话,都犹如一颗从天空坠落的原子弹。

  三样加在一起,直接把现场咣咣咣的轰炸了一圈。

  后方有孩童的流民,激动的痛哭流涕,当场就跪下了。

  这个年头,能学习百家之术者,甚多,但是能学习其中精髓者,甚少。

  他们几乎都是齐鲁之地的百姓,很清楚在稷下学宫学习意味着什么。

  大汉最顶级的老师。

  大汉最顶级的教材。

  大汉最顶级的学习环境。

  …

  在种种优势下,自家孩子时候成为官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田冲激动的身躯颤抖,连声线,也颤个不停。

  看了看司匡身边两个儒生模样的人,小心谨慎地问道:“大老爷,儒家之术也可以学习吗?”

  “可以。”

  “真的?”

  “吾以祖先之名保证!”

  汉人重祖。

  此言一出。

  原本心生怀疑者,直接打消了顾虑。

  没有人会用祖先的名誉开玩笑。

  看来,这是真的了。

  田冲得到满意的答案,领着家眷,笑嘻嘻地拜了两拜,“拜谢大老爷。”

  随后,领着妻儿,向“子”组走去。

  田冲渐行渐远。

  不远处的流民翘首以盼,等待那一句“下一位”。

  然而,这一次,司匡与身旁两个儒生都心照不宣,没有急着吆喝下一位。

  卞康从袖子中掏出来另外一卷竹简,一支毛笔。

  抖开竹简。

  竹简最右侧,是四个显眼的大字:负责之人。

  他压低声音,附在耳畔,问道:“司公,刚才这位田冲,安排什么职位?”

  “让他做‘子’组工程负责人吧。”司匡咧嘴笑着,看着刚才记载于竹简上的内容,点评道:“看他的样子,其子必将在稷下学习,忠诚度足够!”

  赈济灾民可是一个大活。

  司匡心里有数。

  若是流民人数在五百之内,他还能管一管。

  若是人数超过五百,他根本管不过来。

  管理灾民犹如管理士兵。

  自古以来,

  能带兵千人以上者,莫不是校尉级别的高级将领。

  而能带兵万人以上者,莫不是亲信遍布全军,名镇一方的大将。

  他虽然继承了陆逊的统兵记忆,但在流民中,缺乏亲信。

  没有响应者,调动起来,势必费劲。

  想要让这群灾民老实、听话,就必须在其形成规模之前,分组、安排足够的打手看管。

  至于打手人选……还有谁比携带家眷之人更合适的?

  有“质子”在手。

  不需担心打手会背叛、贪污之类的行为。

  除非,他们不想孩子学习百家之术了。

  这正是让地支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质子”作为筹码,用人!

  卞康根据吩咐,按照记录格式,在手中竹简上写下了田冲的名字——

  地支·子·田冲。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