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三章:前奏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晓,会不会懊恼悔恨?”

  观形形色色围观之人,今日来此者,不算流民,恐怕已经超过了五千人了。

  场面,堪比百家争鸣。

  他跟随刘彻多年,很清楚这位小舅子的性格。

  每逢遇到玩乐之事,必定围上去凑热闹。

  等自己的奏折送到长安,小舅子估计会在石渠阁垂头丧气吧?

  在卫青自言自语的时候,赵破奴穿着便衣,穿过重重人群,走了进来。

  附在耳边,小声说道:“侍中,斥候传来消息:今日清晨,高密方向,传来调兵的动静。”

  “调了多少人?”

  “五百杂兵。”

  “知道了。”卫青挥挥手,咧嘴一笑,目光依旧聚集在跪坐在高台之上的司匡身上,“人安排好了吗?”

  “三百甲士、临淄七百守备士卒,皆持利刃、弓矢,尽藏于高密至此地的驰道要地。”

  “若是这群人真的来了,不必留情,直接拿下!若有不服者,杀;所有反抗者,杀。”

  “诺!”

  “还有。”

  “侍中请讲。”

  “给胶西廷尉署传达消息,让他们注意观察胶西王的动向。若其进入齐国境内,立刻向吾汇报!”

  “诺!”赵破奴作揖一拜,快速撤退。

  而卫青,则提起毛笔,蘸了蘸汁,等待这场论战的开始。

  ……

  良岳在众人拱卫之下,沿着大道,迈着大步,走到距离高台三十米的位置。

  停下脚步。

  抬手,给后面百家诸生信号,示意他们停止前进。

  随后,冷视围观之人。

  不怒自威。

  倏忽,喧闹的声音不见了。

  所有的人都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良岳满意的点了点头,冷峻的面庞,露出一丝笑容。

  笑容仅仅持续了一个呼吸,便再次消失,

  他仰着头,左手扶剑,眺望高台。

  气沉丹田,用尽气力。

  高呼,“司匡可在!”

  坐在高台,闭目养神的司匡,缓慢地睁开了沉重的眼皮。

  双眸微微一眨,呼出一口浊气。

  起身。

  身影纳入众人瞳孔。

  沉声回应,“吾在此!”

  良岳抛开众人。

  向前一步。

  左手下垂,右手握住剑柄。

  “嗡!”

  剑出。

  用比腊月寒风还要冰冷的声音,说道:“半月之前,汝压小说、御农家、败儒家,使诸子百家颜面尽失。今日,吾兵家良岳,前来讨回公道!”

  其微微一顿,冷声诘问,“汝,可准备好了?”

  司匡面色不改,立于高台,轻蔑地摇摇头。

  这三天的时间,他已经仔仔细细梳理了脑海中的知识。

  对于如何对付匈奴,已经有了详细的对策。

  衡胡那日传达的两条比试内容,实际上,可以看做一条!

  后者大汉为何没有可与匈奴一战的良将,实际上,可以归纳在对付匈奴的对策之中。

  胸有成竹,丝毫不慌。

  司匡凝视下方的良岳,做了一个请登高台的手势,淡淡地说道:“来吧。”

  “好!”

  “砰。”剑入鞘。

  良岳转身。

  先对着跟随自己而来的百家诸生,拱手作揖,表示感谢。

  又瞥了一眼兵家首席之位,对卫青点了点头。

  做完这一切。

  他迎着呼啸的北风,登上了对决高台。

  ……

  高台上。

  见敌军已经登台。

  司匡指了指对面的草席,微微一笑,“请坐。”

  “多谢。”

  良岳微微点头,走到座席的位置。

  打开衣服的褡裢,把记录《素书》原本内容的竹简拿了出来,放在地面上。

  随后,正襟危坐,等待开始。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