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托儿走了,闹事的来了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回去,拉开了弓。

  “嗡啦!”

  搭箭。

  三点一线。

  没有丝毫犹豫。

  “嗖!”

  箭出。

  电光火石之间,“咚!”的一声,锋利闪烁着寒芒的箭矢,穿透一盏灯。

  入柱。

  袁丁对着台下的司匡眨眨眼。

  然后跑到柱子旁,确认编号。

  待看清楚了,他扯着嗓子,高呼,“恭喜射中,一十四!”

  下一刻。

  一阵更加洪亮的声音,从另一侧响起。

  一个瘦弱的流民,捧着一卷竹简,走了上来。

  他注视着面无表情的赵程,高声,“请阁下听谜!”

  “此地无狸——打一郡名!”

  谜语一出。

  台下百姓纷纷开始讨论。

  ……

  “诸位,有人知道答案吗?”

  “无狸……”

  “不对啊,吾大汉各郡,无论大小,都有狸啊。”

  “难不成指的是大汉之外的郡县?”

  “呵!大汉之外,蛮夷之地,哪有郡县?”

  “这可不一定,别忘了岭南……”

  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充斥着整个西市。

  大汉百姓的学识并不高,虽然秦传《三仓》,但,只有寥寥无几的官吏才懂,因此很多郡县的名字,并未听说过。

  场中,只有少数经常往来东西的商贾,猜到了答案。

  受先秦传下来的士之风气的影响,这群人,并没有开口,而是笑眯眯地盯着高台。

  ……

  “子威可猜到谜底?”

  孔武笑着点点头,胸有成竹,“这是自然。天下郡县,吾亦知晓一二。”

  司匡双手环胸,淡然自语,“这题并不难,在整套灯谜中,算是中下了。台上,应该猜出来了。”

  “嗯。”

  ……

  袁丁乐呵呵的询问,“阁下可知谜底?”

  “蜀郡!”

  “然也!”

  按照剧本。

  袁丁笑着拍拍手,“阁下见多识广,谜底正确。敢问,是否继续参与?”

  “不了。”

  袁丁佯装出一副可惜了的模样,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彩头请自取!”

  “多谢!”赵程点点头,淡淡地说道。

  转身,对着台下拱手。

  从木桶里,拿了十个钱币,走下了台。

  “有请下一位!”

  ……

  “恭喜射中!”

  “永久和平——猜一地名!”

  “长安!”

  “然也!”

  ……

  “下一位!”

  “捷报,猜一人名。”

  “陈胜!”

  “然!”

  …

  参与猜谜的人越来越多。

  渐渐的,粗大的柱子,已经被箭矢插满了。

  期间,有人才对,有人猜错,

  猜对者居多。

  司匡拍了拍孔武的肩膀,笑哈哈的,“子威要不要上去试一试?”

  “好!”

  孔武拉着司匡,走到楼梯口,排队等待。

  二人刚刚站稳脚跟,背后就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

  “来来来,都让一让!让一让!”

  “滚开!”

  “高郎君来了,尔等还不退让?”

  “瞎了你们的狗眼!连高郎君的路也敢挡!”

  原本热闹的氛围,顿时被这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

  司匡额头发黑,耷拉着脸,转身,查看情况。

  孔武则左手搭在佩剑上,准备杀人了。

  目光注视。

  一个穿着华丽服装,面色高傲阴沉的男子,左拥右抱两个女子,在几名持剑随从地保护下,大步走来。

  高武吊儿郎当的,瞥着台上,“就这?”

  “对,郎君,就是这里。”

  高武一努嘴,吩咐,“清场!小爷要上去瞅瞅!”

  “诺!”

  仆人阿谀谄媚,跑了过来。

  指着楼梯边上的人,“都滚开!别妨碍了高郎君的雅兴!”

  “高郎君可是胶西国国都,高密县令,高倏高公之子!”

  “乃今岁胶西孝廉之人选!”

  “尔等屁民,别冒犯了贵人!”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