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6章冲阵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陶罐,里面则装着每次发射的弹药,这是为了防止士卒作战时紧张,多放或者少放火药,造成威力不足,或者引发炸膛。

  退下来的士卒,首先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以免残渣阻塞引火孔,然后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接着拧开装******的小瓶,将******从枪口倒入,再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从枪口装入。

  明朝的火器巨匠,并不赞成士卒将弹丸含在嘴中,怕士卒因为战时紧张,将弹丸误吞入腹中,但诸部明军发现士卒只要经过三个月以上的训练,便基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喊入口中确实可以将鸟铳繁杂的装弹步骤,简化一点,提高射速。

  士卒装好火药和弹丸,又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最后检查火绳是否熄灭,固定好火绳,等候号令再射。

  密集的弹雨一波波的泼来,随着清军骑兵越来越近,火铳的威力便越来越大,当近到一百步时,前面的骑兵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扑倒,战马接连失蹄,将上面的士卒甩了出去。

  清军虽用棉甲给战马临时做了一件马甲,但毕竟不是专门的马甲,随着距离拉近,火器的威力也显现出来,就算是重甲也可能破开,何况棉甲。

  看着清军骑兵一个接一个的倒地,明军士卒并没有轻松下来,反而神情凝重起来,因为马上撞击就要开始了。

  中军郝摇旗目光一直盯着奔驰而来的清军骑兵,注视着清军骑兵的损耗情况,而现在明军对于清骑造成的伤害,明显低了一些,这让他眉头紧皱起来。

  “敌近五十步!”望楼上,观测距离的百户一声急呼。

  明军前阵,随着骑兵将要冲到跟前,大地的震动更加剧烈起来,而这一点,蹲座在地面上的长枪手,感受尤为强烈。

  这个景象,万蹄践踏大地的声响,就跟地震了一样,不少士卒见到这副可怕的景象,都手心冒汗,有点更是直接抖动起来。

  “举枪!举枪!”来到前阵的董存明,一声嘶喊。

  中军战鼓急擂,长枪手们猛然惊醒,一个个将枪尾杵在地面,枪头斜刺向前。

  “山、山、山,不动如山!”如林的长枪斜刺,枪头寒光闪闪,宛如钢铁森林,士卒们纷纷呐喊一句,给自己和同袍打气,期许整个大阵,像巍峨的泰山一样,无法撼动。

  枪林已经做好了迎击清骑的准备,但是他们先面对的却不是清军骑兵,而是天空中忽然落下的一片黑色箭雨。

  清军使用的是菱形的破甲重箭,他们向空中抛射之后,箭头飞速落下,一般能撕破明军的棉甲,但是大冬天的,明军这次也都穿着双层棉甲,箭矢飞落下来,插在地上,箭尾羽翼不断震动,发出嗡嗡声响,但射在明军身上,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有一部分士卒中箭哀嚎扑倒。

  离阵五十步,清军骑兵分成前后两部,前面两千多骑,纷纷握着骑枪,直接撞向大阵,而后面四千多骑在弯弓抛射箭雨为冲阵的骑兵开路后,立刻分成两部,向左右迂回转弯,准备形成第二波和第三波持续的冲击。

  “轰”的一声巨响,穿着臃肿衣甲,马匹正面只漏两条小前腿的清骑猛然撞上了明军枪阵,一杆长枪,直接刺穿了马匹前面的棉甲,从****贯穿出来,又将上面的清骑刺死,而巨大的冲撞力,则推着蹲坐的明军枪手,在地上搓动三尺的距离,杵着地面的枪尾,在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槽印。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m.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