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六章 祭祖(二)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秀气的小耳环。

  王桥道:“我每天早上都要锻炼,你是知道的。昨晚我住在华荣小区姐姐家里。早上散走,走到你这里了。”

  杜敏道:“你没吃早饭吧,想吃点什么,这里的早餐全是昌东特色,有豆花饭、猪儿粑,还在铺盖面,碗杂面,凡是昌东有的特色早餐,这里都有。我发现在阳州的昌东人不少,很多人都要到这里来吃。”

  王桥走得汗流,不想吃太干的食品,便要了一碗碗杂,又道:“你们搬到这边来,生意怎么样?”

  杜敏道:“最初生意不太好,养了一阵子才慢慢起来。”

  王桥看着富有昌东特色的早餐,又想起曾经听堂伯公多次提起过很想念尖头鱼的美味,问道:“你这里有没有尖头鱼?”

  杜敏摇头道:“没有。尖头鱼很少,又贵,我们一般不卖。”

  王桥要了一张纸,写下了西城区太平农贸市场一家干货店的座机电话。道:“我近期要请客,需要尖头鱼,这家干货店在西城。他家经常有尖头鱼,你帮我联系。就说我要。如果有,就买回来。养个十几天没有问题。”

  “你大约什么时间需要,提前打电话,我就全省城寻,总能找到。”杜敏对于王桥始终是心存感激的,不仅包括王桥将自己带走饮食行业,还包括后来分手时的大度。

  王桥道:“现在也不能确定,到时我提前打电话吧。”

  “蛮哥,尝尝我们的碗杂面,绝对和师范后街的那家碗杂面一样地道。”张姓女工端来了热气腾腾碗杂面,淡黄色的碗豆盖在面上,显然比平常碗杂面的品种要多。

  吃着碗杂面时,不时有熟识的女工过来打招呼。

  “王桥,你怎么在这里吃面?”

  当王桥出现在早餐店时,坐在里间的张晓娅便注意到他。她原本想打个扫呼,又见到王桥与早餐店的员工们都十分熟悉,便有些好奇,没有打招呼,只是躲在一旁观察。她吃完了面条,准备到前台付钱,这才招呼了王桥。

  吃早饭的人挺多,张晓娅又坐在靠里的位置,王桥还真没有见到她,道:“你也在这里吃饭?从学校出来未免太早了。”

  张晓娅道:“我爸打电话,让我回家,说是商量事情。我想反正都要回去,就先过来吃早餐。我经常在这里吃早餐,这里的味道是正宗的家乡味道。”

  王桥道:“我今天上午和姐姐一起要到你们家。”

  张晓娅道:“是不是王爷爷要回来?”

  王桥道:“就是商量这事。”

  收钱的女工见王桥和张晓娅认识,便坚决不收钱。张晓娅道:“你们不收钱,我以后就不好意思来吃饭了。我喜欢这里的早餐,为了能经常来吃,你们还得收钱。”杜敏笑道:“理是这个理,今天蛮哥在这里,我肯定要请他和他的朋友,就这一次,行不行。”

  这个理由能接受,张晓娅这才将钱放了回去,又问王桥:“你什么时候到家里来?”王桥道:“王晓住在华荣小区,我吃了早餐和她一起过来,大约十点钟。”

  “那我先走了。”张晓娅走到门口又停住脚步,回头道:“这里的腊排骨非常好吃,我爸喜欢,能不能带一份回来。”

  杜敏笑道:“没有问题,我一会就安排。”

  张晓娅离开小店时,暗自庆幸:“今天幸好小昭没有跟着来,如果她知道我和王桥有这种关系,肯定会生气的。这个痴情傻女子,还没有走出阴影。”

  杜敏道:“这个女孩是昌东的?”

  王桥道:“她小时候在昌东,现在在山南大学读书,和我一个系的。”

  “她要的腊排骨,我等会就安排,你什么时候过来拿。”杜敏禁不住好奇地道:“蛮哥要到他们家去,是亲戚吗?”

  王桥道:“是世交。他爸叫张大山,你有印象吗?”

  杜敏摇头道:“我以前在厂里工作,只认识厂里的人。”

  旁边一位女工道:“张大山,我晓得,好像是县里当官的。”

  杜敏站在店门口,看着张晓娅苗条的背影,道:“这个女孩子朴素又大方,一看就是知书达礼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