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章 研究生课题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他前世毕竟没读过研嘛,本科毕业就走上了实干派的路线,所以对研究生的科研生活模式没什么了解。甚至于他一度以为研究生也是跟本科生一样在课堂上上课的。

  不过,自从去年听韩婷扫盲,说学校要恢复3+2学制,允许出5年制研究生,并且因为顾骜的立功,给他弄3+1的研究生,不拖延毕业就拿硕士学历。

  从此,顾骜好歹稍微花了点精力了解自己大四将来要干什么——相当于是把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生的课题给合并了,做一个大课题,才允许他拿硕士。

  而后世的研究生,一般光是“开题”(也就是选则研究课题,并且论证如何研究),从写开题报告、到做论证、乃至最后的答辩,就得花一整年的时间。

  也就是一年砸下去,只弄明白了一个自己要研究啥、为啥研究、可行性如何、各阶段如何规划。

  而现在听叶纨的意思,似乎学校已经想好了指定顾骜“大四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要做什么课题,不用顾骜自己动脑子,他只管论证一下可行性和阶段分解,给足够级别的秘密导师关门答辩一下,就相当于把别人研一的活儿干完了,后面就是具体论证。

  顾骜隐约觉得,这个将来要秘密作为他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的课题,很可能跟他寒假前后立的功劳有关,非常实用性。

  果不其然,叶纨很快揭开了谜底。

  “这个论题,是谷相、黄部长亲自来找刘院长说过的,希望院里在第一届研究生里,挑人搞一个《论如何统筹国内现有科研单位资源、利用灰区技术检索和曲线采购、突破巴统技术封锁》的绝密课题。

  嗯,刚才的题目是我随口说的,这不重要,只是咬文嚼字。关键在于这个课题非常重要,一旦形成初步成果,只会有不超过10个人可以看到,包括刘院长、黄部长、谷相和*主任。最终论证通过后,就会形成文件,到时候看到的人也不会超过50个。”

  顾骜毕竟是亲历人,稍微咀嚼了一下其中意味,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了。

  正是如同他当初去好莱坞买最新款的斯坦迪康和远程数字电视监视器时,预想的那样:

  目前,西方世界的“巴统”对苏联的技术禁运项目有900多项,而对中国的禁运有1400多项。

  这里面的差额部分500项,就是“苏联已经能造出来,而中国还造不出来”的部分。

  对苏对华都禁运的900项,是巴统的“红区技术”,管得非常严,一旦碰了高压线,不啻就是一个“87年东芝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事件”。

  只禁华不禁苏的,就是“灰区技术”,虽然也管,但毕竟不严。只要不是中国出面买,并且看起来用途不像是流向中国的,就容易掩饰过去了。

  而顾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