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击敌软肋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拉合尔中巴联合指挥部。因为这场反击作战是由鲁毅策划的,而且从一开始,鲁毅就表示将要由自己来亲自指挥这场战役,而今后的战役怎么指挥再另行决定,因为鲁毅不可能让这场战斗失败,如果失败了的话,他来巴基斯坦还有什么意义?

  正是以为鲁毅的坚持,以及中国国内向巴基斯坦政府施加的巨大压力,巴基斯坦方面做出了让步,将指挥权都给了鲁毅。

  当然,为了能够让这位中国将军——而且还是一位曾经指挥军队与巴基斯坦打过一仗的中国将军——能够顺利的指挥部队,还需要有几位巴基斯坦的高级将领来协调指挥,所以,在战役发起前的几个小时内,两名巴基斯坦的将军来到了这座联合指挥部,配合鲁毅的指挥。

  其中一人是巴基斯坦的陆军中将,另外一位是巴基斯坦空军中将。两人都55岁左右,从辈分上讲,都算是小字辈了。

  当然,他们也曾经领教过鲁毅的厉害,在第二次南亚战争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基层指挥官。

  而现在,他们对能够与这位中国的

  “战神”并肩作战,都感到非常的荣幸。当然,两人也都把这次的工作当做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他们的中国之行,让他们发现自己与世界军事发展的脚步相差得太远了。

  7月23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后来的战争历史学家将这一天当做了巴基斯坦战争的转折点。

  正是因为在这一天开始的

  “高里反击行动”改变了巴基斯坦战争的进程,巴基斯坦方面从近一个月的被动中解脱了出来。

  所以,后来巴基斯坦也将这一天作为了他们的

  “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及新的

  “军事节”。当然,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这一天都已经远远的离去了,而后来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同以往每一次指挥大的战役一样,鲁毅并不直接干预参谋人员以及前线指挥官的行动,他只会给大家一个限制,以及一个作战范围,而具体的作战行动,则需要依靠这些年轻一代的军官自己来发挥。

  当然,老将军不知道这次这么做行不行得通。虽然指挥部的参谋人员都是从国内调来的,至少出谋划策的那部分都是中国军人。

  但是,前线指挥作战的却都是巴基斯坦将军,他们的素质能够达到要求吗?

  能够领会到后方总指挥官的意图吗?当然,还有他们能不能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位中国将军的指挥呢?

  想到这些问题,鲁毅的目光转移到了两位正在地图边听参谋介绍作战计划的巴基斯坦同行。

  20年前,当中巴还是这世界上最

  “牢不可破”的盟友时,每一位巴基斯坦将军都曾经到中国的军事学院深造过,而且大部分还在中国军队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