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幕后操纵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洲本身就没有统一的基础,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最强大的时期,都没有能够完成全欧洲的统一,而到了近代,虽然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曾经想要把欧洲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人的努力最终都失败了。

  欧洲难以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一个主体民族。而太多强大的民族必然导致在文化,精神以及民族认同感方面无法取得一致。

  而这就是分裂的基础,如果把欧洲与中国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的话,就会发现。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保持着统一的局面,其中一个根本性因素就是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民族,虽然有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但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是确定了的,汉族人永远是中国的核心。

  而在欧洲,却缺乏汉族这样一个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主体民族,也缺乏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所以难以统一!

  从文化上来看,不管中国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即使是处于分裂,国内爆发内战的期间内,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没有忘记统一的大任。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不管是任何皇朝的帝王,所希望的仍然是统一天下,而且内战本身就是为了统一,而不是为了分裂。

  而欧洲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在欧洲历史上,大部分内战是为了分裂,而不是统一。

  这种民族本身对统一的认同感上的差别,其实也就是中国与欧洲之间为什么会在历史文化的发展时间差不多,却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当然,导致欧洲本身难以统一的因素是相当多的,而且也不能说欧洲人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努力。

  二战之后成立的欧洲铁煤联营,即欧共体的前身就一直在为着这一目的而努力,并且最终通过了近百年的艰苦卓绝的行动,让欧洲统一在了一个政府之下。

  而且,这次统一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次统一都不一样,是通过非暴力的形式完成的,而不是通过战争。

  其实,这本身就说明了欧洲国内民族凝聚力方面的脆弱,如果有主体民族存在的话,那么会出现这种需要用近百年的时间来调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而最终完成统一的行动吗?

  当然,这种统一本身也是脆弱的,因为统一的基础是共同的利益,而并不是各民族之间的共同认识。

  很显然的,只有在外界的压力合适的时候,这种统一才能够实现,而且还必须要有国内稳定作为保障!

  从欧洲统一后施行的各种国内政策上也可以看出,这种统一的脆弱性。

  欧洲首都的轮换制,总统选举的片面性,议会的结构,以及政府官员的分配,其实无一不是在照顾到各个民族的需要。

  而这种广泛的照顾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