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战略轰炸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全面的战略轰炸发动之后,欧洲失败的速度就加快了。

  自从二战之后,战略轰炸已经是针对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打击手段。在二战之后的一百多年中,战略轰炸创造的战果是难以估计的。

  特别是在数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20世纪末的南联盟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就是依靠战略轰炸,最终在没有派遣一名地面作战人员的情况下,迫使南联盟投降。

  而随后,在第一次南亚战争中,也正是中国发动的战略轰炸迫使印度最终同意投降。

  而在中国的三次对日战争中,战略轰炸在后两次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特别是在第三次对日战争中,战略轰炸是最终迫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动力。

  随后,在中国针对俄罗斯的战争,以及第二次南亚战争,还有第六次中东战争,以及最近中国与欧洲在中东地区的战争中,战略轰炸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一种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战略轰炸本身并不针对对方的武装力量展开,任何以军队为目标的打击,其实都应该归于战术行动,而不是战略行动。

  战略轰炸的打击目标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即其工业设施,以及为战争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

  可以想见战略轰炸这种特殊的针对性,让其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因为很多基础工业不仅仅为军事提供服务,也同样是普通百姓生活的依赖,而战略轰炸中,这一类目标是不会被单独列出来的,仍然被放在了打击的范围之内。

  因此,战略轰炸是一种针对一个国家的全面战争行为,打击的不是前线的军队,而是后方为军队服务的一切力量,也就是要针对平民而进行打击。

  虽然,现代化的技术已经让轰炸的准确度提高了很多,但是战略轰炸的性质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

  虽然轰炸中的误伤已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但是在破坏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之后,恐怕因为饥饿而死的人,远比直接死于轰炸之下的人还要多的多!

  从打击的方式来看,战略轰炸的实际效果就是摧毁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但是其影响则是彻底的摧毁了这个国家的战争意志,并且通过激化敌人内部矛盾,达到瓦解敌人的目的。

  毕竟,仅仅依靠空中力量,是无法占领一个国家,也无法让一个国家屈服的,而战略轰炸对军事力量的打击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战略轰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让敌国屈服,让其无力再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最终迫使其投降。

  或者是严重削弱敌人的战争力量,最后利用尽可能少的地面部队来赢得胜利!

  这次,中国的轰炸也毫不例外。在第二阶段的轰炸开始之后,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