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六三章 远东大捷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战是在地面和空中保持集中、统一的协同情况下使用多种作战力量的复杂系统,在这种新作战样式中,必须建立由坦克、机械化步兵、骑兵组成的发展胜利梯队,在突破敌人战术地幅后迅速投入交战。

  第三是必须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这是与第二个特征紧密相连的特征。投入发展胜利梯队的根本目的,就是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认为,应该将大纵深战术行动发展为大纵深战役突破,如果不能在战役领域最终解决问题,即不能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那么大纵深战术的一切成就都会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打开的缺口不久就会被再次封闭,第一梯队的所有战术努力都变成徒劳,进攻正面会像鼓起的肚子,只能疲惫和消耗进攻力量。

  由大纵深战斗向大纵深战役发展的实质,是促成突破的战役性发展,取得完全的战术胜利,并且从打开的缺口向战役纵深突进,在战役范围消灭敌人。叶戈罗夫在六年前的全军汇报提纲中指出:“帝国主义战争中有过很多突破敌人防御地带的情况,但是这些突破只导致对正面的战术突破。没有出现过向纵深发展进攻以将战术胜利变成战役成果的事例。其原因在于没有能够发展突破、在行进中消灭敌预备队、破坏指挥和补给系统等等的快速战役梯队。”

  有鉴于此,大纵深战役理论规定大纵深战役必须包括几个阶段:突破战术防御阶段、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阶段、发展战役胜利(战役追击)阶段。其中突破战术防御阶段是主要阶段,由步兵、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共同实施;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是达成全纵深突破的主要标志,实现途径是以大量坦克、摩托化步兵、机械化部队进入在防御中打开的缺口,出动远程航空兵和机降空降兵:以击溃敌预备队,摧毁敌战役防御;发展战役胜利阶段则要达到彻底击溃选定战役目标,为实施新战役占领有利的出发地位。为使大纵深战役从第一阶段向后面各阶段发展,必须在敌防御战役纵深投人快速军队,并出动远程航空兵和空降兵。

  这里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笔墨叙述这种战略战术,在于西西伯利亚战场上,在苏联红军内部的战争中,竟然实践了其不凡甚至伟大之处。

  去年和今年,苏联发生肃反扩大化后,殃及军队大批高级指挥人员,对创立大纵深战役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谢佳金、格里亚兹诺夫等将帅相继被杀害,这一理论便遭到怀疑,尤其是布柳赫尔在远东公开反对斯大林,被营救出狱的红军总参谋长叶戈罗夫也加入反叛阵营后,他们写的所有作品便被禁止,总参谋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