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〇七章 战略与建议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截止珍珠港事变爆发之前,我们所拥有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体系,仍然在生产各种民用汽车,并准备在今年推出新的车型,而与此同时,陆军急需的坦克、装甲车和运输卡车却奇缺。而在十二月中旬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我们两个集团军所使用的,根本就是武器模型,而百货商店里为圣诞节储备的货物,却很充足......”

  安毅一边听着马歇尔的讲解,一边对照此前自己所获得的美国情报综合进行分析。

  马歇尔所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民用生产与军工生产抢夺资源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美***队出现装备奇缺的窘迫情况,其主要原因恐怕是由于过度慷慨地援助英国有关,而根子无疑在罗斯福身上。在法国突然崩溃后,罗斯福即决定大力援助英国,哪怕以牺牲美国自己的扩军作为代价。

  前年九月战争爆发时,美国只有十万陆军,要改变美***队的状况,只能是在英国这个盾牌后面缓慢扩军,所以,罗斯福在用美国的武器支持英国和推动美军自己扩军之间,保持了一个平衡。以作战飞机为例,英国取得美国出产的战机的600%以上,美国自己只有30%,其余10%则由其他国家分配。

  安家军派出的五百名军事顾问,深入到美国征召的162万新兵编成的三十六个师中,惊讶地发现部队的装备率竟然还不到50%,许多人只能徒手训练。结果,在珍珠港事件发生时,美国陆军的武器装备大部分破旧不堪,甚至就连这些旧货都严重不足。

  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国陆军按照南华军事顾问的建议,迅速制定出建立新型陆军师的计划,这就使得装备缺乏的问题更加严重。

  到目前为止,三个月过去了,美国陆军依然严重缺少装备。美国陆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发表了按一、二、三类师和非师属部队分类先后供应的计划,在这主要的三个类别中,还细分了几个等级,只有一类部队才能领到全部定额装备,而只有马上要开赴作战地区的部队,才能正式成为一类部队,二、三类部队都是“训练部队”,不马上参战,二类部队只能领到50%的定额装备,如果不是师属部队,百分比还要小。三类部队的指标就更少了,有时候有的部队列为一类部队的时间太短,战士们根本来不及在开赴战场之前熟悉那些复杂的装备就上了战场。

  马歇尔的声音继续传来:“原本我们的扩军计划,是在对轴心国主动发动进攻作战之前,一共建立213个师,共884万军队,而近期目标是在今年年末建立71个师。在珍珠港事变后,根据南华顾问的建议,陆军部制定了具体的计划,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一个月成立三到四个师。新建师将通过基干制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