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南方崛起 · 夫差亡国_易中天中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亡,是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

  灭吴之人,是越王勾践。

  亡国之君,是吴王夫差(读如拆)。

  这是一个霸权大国的瞬间陨落和彻底灭亡。从此,历史的舞台上再也不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实际上这时春秋已经结束,只剩下余音袅袅。而另一个超级大国晋,则即将被赵魏韩三家瓜分。[19]吴国之亡,可谓时当末世之秋,乱世之始。历史传递给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感觉?

  悲壮,还有凄凉。

  [19]春秋止于何时,学术界有争议。但《春秋》经文止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最后一行是“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传文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最后一行是“智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三家分晋,则在鲁悼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40年),距离吴国灭亡三十三年。

  凄凉之情笼罩着吴国国都姑苏城。事实上从鲁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年)起,吴都就被越军团团围定。如果说当年楚庄王的围宋之役,还只是扬言要在宋都郊外盖房子,那么,越王勾践的伐吴,却是当真筑起了城墙。[20]这下子几乎谁都知道吴国要亡了。晋国的执政赵无恤(也就是《青春志》中豫让拼死拼活也要刺杀的赵襄子),甚至把自己的饮食规格降到比死去父亲还低,以表示对一个邦国即将灭亡的哀悼。无恤的家臣楚隆,则专程前往吴国送达慰问。

  [20]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苏州市西南胥门外越城,即越军围吴时所筑。

  楚隆说:敝国寡德之君的老臣无恤,谨派卑微的陪臣楚隆,前来为他的不恭赔礼道歉。贵我两国先前确实有过盟约,誓言“好恶同之”。现在贵国蒙难,无恤并不敢推卸责任,只不过今日之事,实在不是敝国力所能及的。

  夫差跪下来磕头说:寡人无能,没有事奉好越国,让贵大夫操心,愧不敢当!然后站起来送上礼物说:勾践是要让寡人生不如死,寡人不得好死啊!

  说完这些需要使节传达的外交辞令,夫差又苦笑着对楚隆说了一句私房话:

  快淹死的人,肯定会笑吧?[21]

  [21]事见《左传·哀公二十年》。

  落l霞x小x说s

  这笑,凄厉瘆人。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的确,夫差原本不会败,吴国也原本不会亡,因为越国根本就不是对手。没错,在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的槜李之战(槜读如醉,在今浙江省嘉兴市)中,越王勾践不但大败吴军,还让阖闾受伤身亡,可谓第一次亮相就出手不凡。但是战败的吴人并没有气馁。接过阖闾战剑的夫差甚至命令部下站在院子里,只要自己进出,就大喝一声: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吗?

  夫差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