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1996年的普洱(1)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可以转移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袁晨决定多待一会儿。

  云南大姐递给袁晨一个三折页的宣传彩页,上面有干茶、茶汤的照片、还有勐海古山茶厂历史的介绍、计划经济年代的国营茶厂,技术力量雄厚。

  还有一张单片彩页介绍老茶兴起的过程。

  彩页里面介绍,九十年代中期,台湾出版《普洱茶》一书,书里提出:越陈越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提炼与弘扬。

  2004年简体字版《普洱茶》一书在大陆出版发行。人们开始认识到老茶的优点。

  再后来《普洱茶续》出版发行,品鉴老茶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国内老茶市场启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袁晨看彩页的时候,云南大姐加了一点茶,请袁晨再试试。

  她再次做水,水开了,注水到壶里面,盖上盖子,闷泡。20秒,出汤请袁晨喝。

  “老茶越泡越有味道,每一次冲泡,味道叶也有变化,你再尝尝。”

  袁晨喝了,口感略有不同,这次茶汤里面有点“木质”的感觉。他刚才看彩页没注意,云南大姐放了一点六堡黑茶,她调节了茶的味道。

  袁晨对广西六堡黑茶不熟悉,黑茶里面他接触熟普多一些。这个“木质”的感觉没有在意,或者说忽略了。

  这个口感是刚才云南大姐加进来的2克六堡黑茶造成的。

  云南大姐使用的朱泥壶也是一个因素,朱泥壶透气性不如紫砂壶,同样时长的闷泡,朱泥壶泡出来的茶汤感觉更“厚”。这是茶具使用带来的效果。

  此时袁晨喝了茶,感觉后背冒汗了,一层细汗。大厅里冷毛孔紧缩,后被发紧。一出了汗,人感觉轻松,袁晨心情也好些了。

  这个舒服的感觉促使他问:“买10斤能便宜?”

  “这样吧,这款茶1996年的普洱,勐海茶厂的,外面批发3千,要是在高端会所里面售价在5千以上。我给你2千块钱的价格。”

  云南大姐看袁晨没说话,又让一步。

  “1800一斤。已经很值了,你看生普放时间久了,才有现在这个饱满的状态,就这个也是卖点。”云南大姐说。

  云南大姐摸了摸前额,说:“都出汗了,这个茶气足。”

  袁晨很同意,确实有些老茶的茶汤味道够,但是“框架的饱满度”不够。

  没想到的是云南大姐加了六堡茶做了衬托,二茶混合才产生这个作用的。

  袁晨当下付钱买茶,云南大姐帮他叫了快递,寄到袁晨家里。

  这位云南大姐卖的并不是假茶,她没有作假。但她的茶等级低,云南供销社收茶从1958年开始,在收购时,按质量分为五级十等。比如:一级茶青是一芽两叶,五级的就是一芽四叶或者对开叶、单叶。

  卖给袁晨1800元每斤,还是贵了。

  刚才袁晨发现2001年的生普价格高,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