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听相声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服装店……店铺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比如:老冒咖啡、左手右手、玉竹丰、老伍……

  天气不错,人很多,走不快。袁晨从巷子的南边向北走,大约走了300米,花了20分钟。

  纱帽胡同与南锣鼓巷交叉的路口立了一个红色的架子,上面挂着一面锣和一面鼓。

  找到25号院,袁晨说找林总,门口的接待人员带着袁晨进院子。

  这是四合院,分前后两个院子。后院正房是个大厅,有500多平米,面阔三间或者五间,进深方向经常采用七檩构架,也就是安排七根檩条,前后共四排柱子,两面都设有外廊,显得宽敞明亮。

  此处是个私人会所,每周末有曲艺节目,相声为主。商圈、文化圈里面的人士为主。

  里面有30几个客人在听相声。他们面前的红木桌子上摆着茶壶、盖碗、花生瓜子,酥皮点心等。听众大部分是中年人,正值秋天,穿衬衣的、西装的、裙子、人们的衣着跨越两个季节。

  小舞台上,一个老者身穿蓝色大褂,在桌子后面,桌上放以折扇和醒木。袁晨见到林总坐在靠近舞台的一张桌子旁边,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和林总坐在一个桌上,点头示意。

  讲相声的老者头发全白了,面色红润,线条舒缓。吐字清楚,底气足,能够把每个字送到听众的耳朵里面。

  这段叫《斗法》,整个相声不温不火,不是爆笑的相声。

  袁晨对这样的故事不感兴趣,就带着挑毛病的心态,听老者说相声。

  袁晨半闭着眼睛,慢慢细听,心情渐渐安静下来,他才发现这段不以逗乐为主的相声有其他妙处。

  垫场的话结束,老者进入正题。

  老者说,“没有一个时辰,就惊动了北京城四门三街五牌楼,”此时,还是正常讲话速度。

  接着:“八臂哪吒城,全城的人民,全嚷嚷动了。也不管什么是五行八作,士农工商,僧门两道,回汉两教,诸子百家,街市上走的人,”

  到此时,语速渐渐加快。

  然后:“也有什么做官的、为宦的,背弓的、挎剑的,卖煤卖炭的,卖米卖面的,推锅卖蒜,卖烧饼油条的,卖茶叶鸡蛋的,”

  此时,语速更快,都是词语或者短句子,“卖”字连续用了七次,形成紧张的压力,这就是相声里贯口技术的实际用法。不似有些相声演员,炫技似的,独立于故事之外来个“”报菜名”或者“报地名”一类的贯口。

  老者体现了当年侯宝林所说的“圆润”二字。这是个境界。

  “豁,这么大会儿就都围过来了,就看这皇榜,到底看看国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豁”字给观众提醒,要改变速度啦。最后这几句话减速了,回复到正常语速。

  提速、加速、减速整个过程举重若轻,似有若无、平滑过渡。这位老者说相声的功力很高,袁晨想。

  袁晨看看旁边的林总,她聚精会神的听相声,陷入相声构造的环境里面。

  整个段子持续43分钟,几个幽默的点,观众报以有节度的笑声,完全不似袁晨见到过的小剧场相声,台上台下互动频繁的热闹场面。这里的听众表达的更多是对技艺的欣上,对表演者的尊重体现在有节制,适当、适时的掌声里。

  老者为了表示感谢,返场,又说了名为《麻豆腐》的段子。整个故事结构模仿《斗法》,内容是一个假厨师用北京特色的麻豆腐挑战四川名厨的麻婆豆腐。最后,阴差阳错获得胜利。

  两个段子说下来,差不多一个小时,老者声音依然洪亮,这是从小练成的功夫。

  后面是一位小姑娘上台表演京韵大鼓。

  林总和袁晨退出,袁晨问:“林总,你今天叫我来是听相声的?”

  林总说:“说茶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