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五章、市场调研_我在民国打酱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大报刊投了一圈,都以不收白话文为由,给拒绝了,幸好后来投了沪市,得了第一笔稿费。

  “你那是纯粹字太丑,后来我给你翻译了一遍,投到了沪市,不是就收了么!”钱玄一边嘲讽一波汤皖,一边不忘抬高自己。

  《环球地理》给仲浦先生的影响太深刻了,那是第一次收到的白话文作品,那时候的汤皖还没有人认识,而仲浦先生收到稿子后,当即就决定下月刊发。

  没想到时间一晃,已经都过去一年了,仲浦先生就心生忽发感慨,然后又看向了汤皖,竟也随着钱玄的话,开起了玩笑。

  “幸亏我没有收到原稿,不然也得用不收白话文来婉拒,总不能直接说字太丑吧。”

  面对众人以自己字丑来奚落自己,汤皖却是完全不放在心上,脑子里精光一闪,一个绝好的注意上头,豪迈的说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早已非吴下阿蒙,等吃完饭,就去我家喝喝茶,让你们见识见识。”

  汤皖现在的字,虽然不说要凳大雅之堂,但是已经达到了普通入门水准,说出去,也不会那么丢人了。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要把仲浦先生带回去,讨一副字来。

  晚上的接风宴,从汤皖突兀的哈哈大笑开始,到四人共敬最后一杯酒结束,席间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吃完了饭,一行人又赶回东交民巷,汤皖当着三人面,展示起了自己的写字成果,倒是获得了三位一致的友好勉励。

  于是,趁着机会,汤皖凑到仲浦先生耳边,小声的说道:

  “仲浦兄,留下一副墨宝,好让我以后睹物思人。”

  此时的仲浦先生才恍然大悟,晚上开席之前,汤皖所说的“各凭本事”,是什么意思,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奈何,被三个人盯着,仲浦先生只有无奈的一笑,只好留下三幅墨宝来。

  当晚,仲浦先生被留下歇息,睡得是汤皖的房间,而汤皖则是去了大牛那里。

  翌日,天大亮,汤皖才摇摇脑袋,晃晃肩膀,推开门,打着呵欠走进院子。

  而仲浦先生已经是起来了,正坐在凉棚下面,入神的看着报纸,报纸上的内容是据传二当家启瑞要让皖系的卢大帅、倪大帅、和段大帅来首都相商大事。

  扯什么相商大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二当家启瑞在老家摇人,要给大当家黎黄陂施加压力,别在作对。

  “仲浦兄,看的什么这么入神?”汤皖走到跟前,仲浦先生都没有发现。

  一听是汤皖的声音,仲浦先迅速回过神来,长叹一声,把报纸扔下,说道:

  “你的诸多徽州老乡要来首都了,黎黄陂要头疼了!”

  汤皖立马接过报纸,看过之后,才明白,原来是皖系要来首都,助启瑞一臂之力,毕竟启瑞现在是皖系名誉上的老大。

  为什么说是明面上呢,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