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回 黎阳兵变_九转金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息。天知道是怎么死的!

  于是杨玄感任命,赵怀义为汲郡刺史,东光尉元务黎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讳为怀州刺史……

  新官上任后两天,解除了周边郡县的武装。可是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盘计划!

  新任命的怀州刺史唐讳出逃!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唐讳本是杨素旧部,受过杨家的大恩。在这紧要关头,竟然叛变!

  不能再等了!(嘿嘿,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是起义总会走漏消息。比如十月革命,比如南昌起义。)

  杨玄感选拔年青力壮的运粮差役五千人,又从丹阳宣城征召了善于用舟的船夫三干多人。宰杀三牲,对天盟誓:

  当今主上无道,不念百姓苦难,一意孤行,sāo扰天下,被征开赴辽东的士卒差役,死者数以万计。我杨玄感今天和众弟兄共同起兵,搭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大家同意吗?

  这当然不是现场节目有奖问答,谁敢说不同意?

  看着大伙何止情绪不高,简直有点怕怕,杨玄感又道:我,杨素之子。世袭楚国公,官居极品。聚财货以亿计!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散尽家财。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杨家的亲兵当然大声响应。其他二万余杂兵也都是穷人,极容易受鼓动。于是,这支七拼八凑,七上八下的义军出发了。

  作为公认的隋末首义,进攻方向是哪里,有过一个著名的公案。那就是李密三策。(有原文和译文,骗了不少字数。哈哈)

  (杨玄感)谓密曰:“子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

  密曰:“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

  翻译一下下:

  杨玄感对李密说:

  尊兄经常把拯世济物,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敢问有何妙计?

  李密说:

  现在隋朝天子出征,远在辽东。即使距离幽州,也有千里之隔。南有大海,北有强胡,中间的道路,又极其艰险。当此之际,我起义军正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