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片选角_剥削好莱坞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00”项目的挂名副制片人的进展。

  戴安觉得是自己怀孕,耽误了电影的拍摄,和彭妮·马歇尔导演的个人规划。可能是因为怀孕的缘故,戴安突然对自己扮演这种街边站街女的戏份,没了兴趣。

  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她无法想象未来自己的孩子,在录像带上看到自己母亲扮演那样的角色。所以她推却了迪士尼为她推迟项目,等她生产恢复以后再拍的提议,而是担任了一个挂名的职务,副制片人,要促成电影如期拍摄。

  “加里·马歇尔,他拍过什么电影?”

  “听说是个爱情片导演。”戴安也没看过加里·马歇尔的电影,他之前主要拍摄一些电视剧,和电视电影。在业内有专门拍浪漫爱情片专家的名声。

  ……

  “是的,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大幅度修改,增加一些男女主角的爱情戏份。”

  第二天,来面试的加里·马歇尔就对罗纳德谈了他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他的妹妹彭妮把主要的剧情和打算都对他说了。

  加里对此,却另有看法,原片的社会现实元素过于强烈,如果没有一些好看的爱情元素来中和的话,这会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让观众抑郁的电影。

  最后,那个角色也没有讨到好。男主角爱德华·刘易斯在股灾中破产。女主角维维安·沃德,继续朝着原有的人生轨迹滑落。

  “嗯……,你说服了我。我想你也可以说服迪士尼的卡森伯格先生。”,罗纳德对这种凡事先考虑市场接受度的导演,天生就有好感,这位加里·马歇尔是拍电视电影为主,很自然有这种讨好观众的倾向。

  “不过,你打算怎么安排刘易斯这个金融市场的鳄鱼,和站街女维维安的结局呢?”罗纳德同意之余,还是提出了一个逻辑问题。

  爱德华·刘易斯是冷血的金融钜子,维维安·沃德是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南方女孩,这两人要真正产生爱情的话,最后怎么也不可能在一起。除非想一个逻辑上说的过去的情节,否则观众是不会喜欢这样的电影的。

  1940年的爱情巨片“魂断蓝桥”,罗伯特·泰勒扮演的英军军官罗伊,就和费雯丽扮演的芭蕾舞女马拉一样,也是一对上流社会的男人和底层的美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但是那时候的人们,也没法接受沦落为火车站的站街女的马拉,和战争英雄罗伊有一个好的结局,安排马拉自寻短见,罗伊黯然神伤一辈子忘不了真爱的悲剧结局。

  何况现在的观众,比起以前,对剧情的真实性和逻辑性的要求要高多了。

  “我打算让爱德华·刘易斯在股灾中破产,这样他就和维维安门当户对了。”加里·马歇尔显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的思路很有意思,没有让维维安就高,而是结合时事,让爱德华·刘易斯就低。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