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刺秦之事_神笔聊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迁这个人通过史书,将自己塑造成为了一个圣贤的传人,模范的孝子。”荆轲说道:“在写作的时候,他也刻意的想要让书中的事情,成为今后的典范,成书之后,他自然是得到了名望,而他的史书也理所当然的被人推崇,但是他书中的内容,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失真处,也有许多缺漏处。”苏阳自然知道史记创作,这本书并非是司马迁一个人的功劳,同时在后世考古过程中,也发现了史记是司马迁高度的个人化创作,同考古出来的东西相差甚远,司马迁在一定程度上,收拢了当时的故事传说,历史文献,并且后世还有许多人增补,但是这都无损史记的伟大。“不知有哪些失真处?有哪些缺漏处?”苏阳问道。“史书记载,某与高渐离两个人在闹市喝酒,高歌,痛哭,这为何痛哭,可曾记载?”荆轲问道。苏阳摇摇头,这简直是抬杠了。“这就是史书的缺漏处,同样,秦始皇的记载,便有许多失真处。”荆轲看向苏阳,说道:“在史记里面,被司马迁反复鞭挞,讽刺的秦始皇,其实并非是真正的秦始皇,在史书中真正讽刺的是汉武帝。”妄自尊大,迷信长生,这些话其实都是说汉武帝的。苏阳点点头,文人讽刺皇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听荆轲的话,倒是对秦始皇有很多想说的。“秦始皇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荆轲看着苏阳,说道:“当时某带着秦武阳在咸阳时候,便知秦王当一统天下,当时天下纷乱已久,战争绵绵不断,某家早年行走四方,知道各国均非能一统天下者,直至到了咸阳……”荆轲早年游历四方,后来同高渐离相识,两个人经常饮酒高歌,而后痛哭,荆轲哭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乱世。“秦王有什么让先生折服的本质?”苏阳好奇问道。千年前的事情,能有当事人讲解,苏阳也很感兴趣。“咸阳治理的好。”荆轲看着苏阳,认真说道:“一个王朝,不在好和坏,而在于治和乱,秦王就是治理的好。”正是因为如此,荆轲在观察之后,等到了刺杀秦王的时候,他留手了,而后就是秦王一统天下,号为始皇帝。“即便是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所有的一切也都被汉朝所继承,汉朝也凭借这些,有了四百年的天下。”荆轲感慨说道。汉朝的许多东西都是和秦朝一脉相承,不过汉朝并不承认这些,汉朝承认的是推翻了暴政,而后将秦朝的许多东西于汉朝的割裂,而后继续沿用,这些荆轲看的明白。苏阳听到荆轲的话,也感觉对那时候波澜壮阔的历史贴近了许多。“就因为秦朝治理的好,你就果断的抛弃了燕国……你劝我割头的时候,还挺果断的。”贾召幽幽说道,荆轲的话听起来大仁大义,对樊於期来说简直畜生。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