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飞猛进的奉军_奉系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弹药产量仅能满足国内战争,或是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如果应付几万人的会战,就要捉襟见肘。”

  生产能力不足,一直是奉军的一大弱点,尤其是面对拥有庞大工业能力的列强,奉军的差距就更大了。正是有了这个认识,张廷兰虽然力主出兵远东,并且抢占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但是接下来张廷兰就选择了沉寂。

  将伯力和海参崴的工厂控制在手中之后,奉军就没有什么大动作了,任由日本军队控制了整个远东,甚至打到了赤塔,整个贝加尔湖以东,都被日本人拿到了手中,小鬼子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洋洋得意。

  张廷兰很清楚,俄国多数党早晚会打到远东,也会和日本人死磕,暂时就先让日本人得意一段时间,奉军正好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把军工体系充实起来,产能跟上,至少能保证十万大军,出国作战的需求,这样奉军才能坐收渔人之利。

  “陶厂长,引进美国的生产线之后,子弹产量有多少的提高?”

  陶吉平满脸都是得意,笑着说道:“拙言,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现在咱们一天最haode时候,能生产三百万发子弹,几乎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产量,足足提升了几十倍。其实最让我受到震撼的不是美国机器有多先进,而是美国的生产组织方式,他们搞标准化,推行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把分工做得越来越细,这样一来产量就突飞猛进的提升,一样的机器,能够发挥出一倍以上的效率。”

  说到这里,陶吉平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张廷兰,他也猛然惊醒,其实美国的这些看家法宝,张廷兰早就提出过,而且还反复的提醒他们这些军工负责人,真正和美国人接触之后,才真正了解了张廷兰的厉害,这个年轻人简直把工业生产的关键给摸透了。

  “拙言,我要向你赔罪,当初你给我们讲过这些,结果我还有一点怀疑,落实也有不利,实在是鼠目寸光啊!”

  “陶厂长,谁都要走弯路,不过切记一点,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都是不断进步的,绝对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谁固步自封,谁就要落后下去!”

  “真知灼见!”陶吉平给张廷兰竖起了大拇指,他一转身,从旁边拿起了一个小小的手册,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拙言,美国人的管理方式虽然先进,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他们过于死板机械,不注意发挥工人的聪明才智,这些都是咱们要吸取教训的。这份手册就是我和工人一起讨论的生产操作流程,如何能够效率最高,操作最简便,最容易上手,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关键都在这里面了。而且咱们的工人又提出了不少降低消耗的好办法,一项项累加起来,咱们的成本至少能降低三成以上。”

  张廷兰随手翻开了小册子,只见上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