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巨型机(一)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就是豁出老命,也要把中国的亿次巨型机搞出来”。

  最开始,因为当前国内在超算(巨型机)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他们瞄准的是德仪的TI-ASC和CDC的STAR-100,这两款就是当时国内能够了解到的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前年年底,慈云归去京城调研时,意外看到了一套“克雷-1”(CRAY-1)宣传资料,凭借敏锐的嗅觉,他很快认识到克雷-1的设计思想、实现的手段更为先进,且有其独到之处。

  后来为了获取更详细的资料,慈所长组织了不少人员从国防科委情报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处收集,最终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克雷-1的用户公开参考手册。

  此时距离项目立项已经过去8个月之久,原先的设计方案都早早地堆成了小山,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些成果,而选择瞄准更加先进的方向。

  在这之后,就是计算机代表团访美,美国先进的电子产业让担任代表团副团长的慈云归震撼不已,不过他也如愿参观了克雷公司的机房和生产场地,终于见到了那台梦寐以求的机器。

  只可惜,哪怕不谈750万美元的高昂售价,单单就巨型机的战略地位而言,美国人也不可能轻易将计算机出售给中国,即算是买到了,也只能放在玻璃房子里被严加看守,自然更不可能买得到相关技术。

  更不用说需要使用巨型机计算的数据,往往都是事关整个国家发展命脉的核心信息,乃至于不少国之重器,都离不开巨型机的辅助。

  如果使用进口的办法,那么无异于将所有的机密交于美国人的手中,这肯定是国家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虽然眼馋于美国人的先进技术,可慈云归也只能带着一些辛苦购置来的公开资料回到了国内,打算从此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努力把自己的争气机给造出来。

  只是没想到,刚刚回国上级就给了他一个惊喜,一份经过细致翻译过的用户参考手册交到了他的手中,经过仔细比对,慈云归确认,这就是当初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那份资料。

  回想当初自己为了找到这份资料,前后耗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又集中了不少人力,才翻译出其中一部分,以刊登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供其他研究人员参考。

  ——若没有那份长达15页的“简介”,这次访美的收获恐怕还要大打一个折扣。

  没办法,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完全的英语阅读能力,想让基层研究人员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结果,慈云归没想到,冷不丁地国家居然给送过来了一份彻彻底底的中文资料,而且,随后跟着这份手册一起过来的,还有其他更有价值的内容,最关键的是,这些文献全部都有中英对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