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打土豪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佳时机一般,在封建时代,每到灾祸发生,那些地主豪绅也会犹如闻着味道而来的秃鹫一般,在本就生存难以为继的受灾民众身上,啄下最后一丝血肉。

  总而言之,如果说这个时代的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之下,多少还会被动地采取一些提升生产力的举措,因而相对来说具有一点点的进步性。

  那么这些所谓的地主豪绅,既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工业技术)的发展要求,也不代表最广大人民(贫苦百姓)的根本利益,本来就应当是被时代淘汰的对象。

  只是“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这些旧时代的遗老遗少可不会自觉地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是生死关头,他们的反动本性就越发地暴露无遗。

  在以往的斗争之中,手段最为残酷,行事最无顾虑的,往往还不是那些外地而来的兵匪,而恰恰是那些本地豪绅所组织起来的还乡团、靖卫团。

  这些地方武装,虽然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无法与正规军队相提并论,但在与他们的角逐之中红军却着实吃了不少的亏。

  因为论起对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这些当地人出身的民团自然要比大部分为外来者的红军要强上些许。

  而因为其行事的毫无底线,对于敢于支持红军的地方群众施加了极为残酷的报复,一度使得不少人选择了望而却步。

  所以在这种战争形式之下,最后的胜负手往往就在于谁能够争取到群众的支持,后世的那支军队无往不利的手段,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些惨烈的斗争不断学习而来的。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如此的背景存在,所以当红军每到了一处,首先通过当地党员和群众提供的情报,对此处影响较为恶劣的地主豪绅进行优先打击,就成了行之有效的一种举措。

  与此同时,对土豪的打击也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这样农民才会拥护这支军队,才会支持革命。

  群众们长期处于地主和军阀的压迫下,可以说受尽了磨难,同时也被不断的镇压和反动宣传磨灭了反抗的意志。

  只有红军在给他们揭露剥削残酷性基础上,又带领大家打土豪并将土豪的不义之财返还给群众。

  让群众们不仅意识到反抗行为的正义性,还认识到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他们谋利益的,而不是上等人在玩什么窝里斗,他们才能比较容易地发动起来。

  当然了,对于眼下的红军和大余县的百姓而言,这些事情都还为时尚远,16日下午,刚刚攻占大余县城的红四军,在县城中山桥下的河坝里召开了一场军民大会,到会群众近千人,会后,又将打土豪的财物散发给了贫苦群众。

  对于当地的群众来说,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确实展现了很多和其他军队的不同,其中不少奇异的举动,甚至引发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