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三章 鲤跃龙门(第二更 求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隐患已经消除了,此举相当于把炸弹从地方前委转移到了申城中央,好歹又拖延了不少时间。

  也就是说,此时的程刚通过伍翔宇提供的背书,终于获得了勉强合法的身份,其中的具体细节始终不是问题——别问,问就是保密。

  同时更一步的,程刚也终于敢放开胆子参与到根据地的政治活动中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这次会议他正式参选了前委委员,而不再是之前自己强行定位的旁听成员。

  对于不知情的同志来说,以程主任资历,当选前委委员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早就应该如此。

  而对于知晓些许内情的同志,程刚的入选则代表了他们真正意义上,接纳了这位同志成为其中的一员。

  最后,作为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小作用的高科技力量,电台与飞机也顺利成为了众人关注的亮点。

  首先是电台,作为今年年初湘赣边界反会剿的重要功臣,电台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最开始大家使用的是程刚带来的三部15W电台,这是在42位面定制的特别型号,就科技水平来看,要比“大八一”这种二战主流产品落后不少。

  具体性能与时下先进型号类似,不过在稳定性方面依旧吊打同类,毕竟使用的元器件制造工艺要先进很多,这是没办法绕过去的——总不可能一个变压器都专门定制吧。

  从理论上来说,以当下电磁环境的洁净程度,15W的功率其实可以做到连通全国,但在实际操作中这需要报务员极其高超的收发技巧。

  简而言之,功率越低,距离越远,对报务员的水平要求就越高。

  为何一开始选择15W,一个是因为这是人力手摇发电机能够支持得起的最大功率,二个则是以当时报务员的半吊子,功率太低就别指望能顺利通信了。

  事实上,红四军下山时留了一部电台在槿甘山,可一直到了近期,两边的报务员还只是初步掌握起远距离通信的技巧。

  这还得是专门挑选晴朗的天气,在足够高的位置上,架起极长的天线(最长不超过四分之一波长),才能勉强实现。

  当然了,如果继续训练下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理论知识,到了后面使用5W频率实现跨省通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程刚打算继续扩大报务人员的培养,后面将会推广5W电台,以实现各纵队之间的通信,这便是后话了。

  至于那部与申城通信的电台,则是50W的功率,依靠一台小型汽油发电机供电,前几天运过来的时候,多亏程刚带着报务班熬了好几宿,不断调试才成功联络上中央。

  另外说道飞机,其实自从程刚离开之后,基本具备独立飞行能力的航空队,已经开始执行一些非战斗任务,不过像这次一样的大规模运用,还尚属于第一次。

  当然根据程刚的规划,航空队后面肯定得开发更多的功能,等到飞行员的水平提升到一定层次时,还会适当安排战斗任务,同时飞机的型号也会更加多样化。

  总而言之,鲤跃龙门,未来便拥有了无限可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