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阀混战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援地方这件事,前委内部就常常爆发冲突。

  不过这种矛盾本质上还是无伤大雅的,只要双方的发展路线还在正确的那条道上,那么些许的纷争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争吵肯定没法解决核心问题,主要矛盾是在缺少干部上,而不在建设地方和发展军队的矛盾上。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正因如此,教育工作很快就成了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对于程刚之前不遗余力地支持教育一事,不少同志方才有了后知后觉的领悟。

  只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培养出一批勉强够用的干部,没个一年两年的时间,是肯定搞不成的。

  不过就像开头所言,现在仍然处于北伐后的新军阀混战时期,常凯申的大量精力被其他军阀牵涉。

  历史上,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四年多时间里,掌握中央大权的常凯申与冯遇祥、阎西山、李宗人、唐生知等军事集团之间,与汪经卫、胡汉珉、孙柯等政治集团之间,时而刀兵相见,时而道弟称兄,进行了曲折复杂的勾结与斗争。

  尤其是今年1月1日在金陵的果军编遣会议,常凯申确定了“裁遣军队,统一军权”的基调,随即成立以其为委员长的果军编遣委员会,还通过了《修正果军编遣委员会条例》、《果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秩序大纲》和“确定军费、统一财政”等一系列决议案。

  说白了,通过这些决议案的实施,常凯申企图把军队的指挥、训练、教育、经费等都收归编遣委员会统一管理,达到限制和最后解散各集团军的目的。

  如此一来,受到的反弹自然不计其数,所以大部分时候,地方军阀与金陵间的矛盾甚至要比与红军的矛盾还要剧烈,一直要到常凯申打败各反常派,与汪经卫合组金陵政府,这场斗争才宣告基本结束。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丢掉包袱的常凯申开始集中精力对付红军,使得根据地的处境愈发困难,最后在一系列因素的催化下,南方革命的大好局面付之东流。

  所以在程刚看来,这个时候红军最好的路线应该是想办法苟起来,顺带给金陵政府多添点麻烦,尽量将混战局面继续保持下去,为自身发育留下更多时间。

  可惜的是,现在整体左倾的局面是他一个人很难扭转过来的,他也只能给革命继续积累些本钱,不要随便浪一浪就败光了。

  与此同时,除去花在工业、后勤、教育上的时间之外,他也花了大量精力与其他同志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

  至少现在,局势仍是在向好发展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