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一章 整理回顾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得先具备相当的江湖地位才行,而现在的常凯申显然是没得这个资格的,一直要到打赢中原会战以及东北易帜方才有了基础。

  先不论常委员长如何头疼南北两处的心腹大患,总而言之,现在的南方红军开始长出了獠牙,犹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只不过乳虎毕竟年岁尚小,红军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只要有了充足的发育时间,就能成倍地训练出部队。

  毕竟不论是一万还是两万,想要打赢一场区域性战争很简单,可要席卷全国,不,都不用说席卷全国,光是扫荡一省都是个困难的事。

  此外,像这般红白双方的生死之战,可不光是看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的,双方背后的人力财力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这点上红军占据了天然的弱势,所以如果常凯申一门心思要来打消耗战,红军这边又没拎清楚情况非要硬拼的话,那么失败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在这方面程刚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人力财力可不是你占据了这块地盘就天然可以获取的。

  没看常凯申名义上地盘那么大,照样打不过日本人,双方先不论工业实力,单就对基层的动员能力就是天壤之别。

  至于到了解放时期就更不用多说,所谓小车推出来的淮海,往前放眼五千年,又有几个这般的案例。

  与其盲目攻打城市扩充根据地,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扎根农村,至少在把基层潜力彻底发挥出来,锻炼出一批能派上用场的革命干部之前,任何扩张都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不过程刚自然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他可不是只顾着援助武器装备,粮布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同样不少,拢共加起来,总量可是不一般的惊人。

  程刚大致统计过一次,从他穿越开始,一直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只要他在这里,平均每月就会运两次以上的援助,总计给两处根据地提供援助四十余次,总吨位接近十万吨。

  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抗战后期在3年多的时间里,美军的驼峰航线”共空运到夏国80多万吨物资。

  要知道,援助夏国的物资81%是通过“驼峰航线”空运的,因此全部美援的数量大概在100万吨左右,其中10万吨为驻华美军自用。

  这些物资包括武器弹药、医药及医疗器材、车辆及各种机器设备和军用被服等,与此同时,夏国方面利用“驼峰航线”把15余万吨的物资运往境外。

  也就是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里,程刚的运力差不多相当于美军援华物资的十分之一,这已经是个相当恐怖的量级了。

  甚至如果程刚放开手脚,这个数量还可以向上浮动五成以上,因为先前他为了不浪费能量,可是往空间里还储备了不少(解释详见157章)。

  到了现在,程刚已经没法再用之前通行的船运办法来掩饰,因为每次的运输量实在是太过惊人,以内河船只的承载量,那非得把本就不宽敞的小支流全部堵塞不可。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程刚就打着组建运输部队的名义,建立起了一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队伍。

  反正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家只会看到仓库里的东西运走之后,隔段时间又多了起来,心里头还会佩服程主任的那支队伍实在是精干,这么久了连一点风声都没漏,事情却办得妥妥当当。

  但是程刚自己非常清楚,这样的手段瞒得过普通同志还有外人,却瞒不过那几位关键领导人。

  而且这套机制之所以能够维持下来,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李润石不仅没有戳破程刚的谎言,甚至还暗地里帮程刚扫尾,消除了不少遗漏的隐患。

  换句话说,即便是程刚这次不摊牌,他的秘密也不可能一直对高层隐瞒下去,除非有人主动配合他的行动。

  也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程刚才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候。

  除此之外,伍翔宇这趟前去苏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程刚自知他所带来的异样,肯定会引发苏联的关注。

  届时如果伍翔宇完全回答不上来,必然会影响到那边对土共的观感,其他麻烦先不说,单就一个派人过来添堵就足够让人难受了。

  在这点,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