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个主题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人里头,实际选择留下来的才不到两千。

  俘虏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不做好宣传教育,只是简单地把人抓了又放,那么很可能先前放回去的人,过不了多久又会扛着枪打回来。

  若是红军越打越强那还好办,有了先前的经验,那些曾经被俘虏的士兵,战斗欲望肯定不会高到哪去。

  但痛打落水狗是大多数人的天性,如果士兵们认为己方的优势很大,又面临足够的诱惑,也不是不可能重新振奋起来。

  尤其是现在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每次俘虏的人员与先前相比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就需要越来越精细化的管理才能适应。

  李润石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又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进行修订,同时还注意到了地方老百姓对于俘虏普遍仇视的情况,诸多经验融合起来,就成了这次汇报的重点之一。

  程刚接过了李润石先前整理好的手册,现在根据地内的蜡印技术已经相当普及,一万多字的文章,印数不多的话,让办公室稍微加个班就能搞定了。

  这玩意在建国后曾广泛应用,早年许多学校的老师印试卷都是先在蜡纸上刻好字,再油印出来,放在后世的打印机面前当然不值一提,所以早早就被淘汰了,但在眼下依旧是妥妥的工业化产品。

  就连根据地这边,也是直到去年中旬才彻底实现了蜡纸、油墨等材料的自产,大大方便了行政工作以及教育事业,前面卓先圣领到的养殖手册,也是由农学院的学生自制出来的。

  说完第一项后,程刚继续讲道,“第二件事主要由我负责,现在九堡铁厂的技术差不多快接近天花板了。

  而且考虑到矿产条件的限制,后面继续在原地扩大规模也没有太大必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另行选址作为钢铁产业下阶段的重心,继续支撑工业体系的发展。

  现在初步选定的地方是永新(甬鑫)的乌石山铁矿,根据后世资料记载,那边的储量还不错,而且煤炭资源够用。

  后面如果需要的话,那里还能与萍乡的煤矿联系起来,作为近两年的过渡应该没有问题。”

  程刚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早早准备好的地图,将乌石山的位置指给两人看。

  其实不指的话也没关系,李、王二人都在槿甘山待了一年多,对于当地周边的地形地貌不说了如指掌,起码心里还是有数的。

  对此李润石也回忆了起来,“嗯,记得当初你跟我们说过,乌石山那里有铁矿,而且开发难度不大。

  只可惜在槿甘山的时候,我们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这回绕来绕去,又回到了起点,倒是挺有意思的,哈哈。”

  王凯也想起了当年在槿甘山的岁月,“这乌石山到莲花县城的路程不过五十来里,以那时候的兵力根本守不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我们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