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五十一章 吴淞口的红色海军(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最先提出整个策划的程刚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事情。

  说实话,偷袭军舰的行动在程刚看来,实际价值并不算太高,其意义更多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如果为此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海军种子葬送掉,那可就太亏了。

  也是出于这个考虑,计划实施的时候,除了作为主要执行者的红色海军成员外,还特定拉来了充当掩护的王亚樵与斧头帮,以及起到居中调节作用的特科。

  不过这次在仓库内的,可不是陈耿的二科,更不是顾瞬漳的三科,而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四科。

  这部分人员因为大量参与了无线电台的制作与运营,所以文化水平都相当不错,正适合与海军配合,一同调试设备。

  当然,陈耿其实也是行动中的一份子,只不过他更多的是负责外围警戒,防止敌人察觉到己方的准备活动。

  至于刚才那位年轻人,则是四科的科长李強,这位大佬的学习能力,程刚在后世都有所耳闻,所以当时筹划时就点了他的名,并提前给了不少参考资料。

  毕竟整个行动说到底,并不需要太多的军事指挥能力,而且最好由中央苏区过来的海军人员全权负责,如果让申城这边又派来个主管,反倒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程刚在上个月秘密抵达申城的时候,除了送来设备物资之外,还与提前转移至此的海军队员,做了最后的嘱咐。

  他们的一切行动必须以自身安全为首要考虑,如果碰上过高的风险,那么宁肯任务失败,也绝对不能拿着自己和战友们的冒险。

  这样的指示放在当下确实有点离经叛道,但程刚也讲得很清楚,组织为了培养这批种子,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一艘日本军舰,根本就不值这个价。

  毕竟程刚有一点与眼下的许多同志有着显著的不同,就是他对未来的革命事业可是充满了信心,所以更希望能给为了多留些火种。

  而在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内心深处的绝望情绪,这时代的前辈们经常不把自己的命当命,只要有一丝丝的希望,就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毫不犹豫地去拼一把。

  应该说,这种慷慨赴死的气魄其实也是这些前辈的人格魅力所在,程刚自己很清楚,从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评价这种行为。

  但他还是由衷地希望那些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才,能够少牺牲一些,至少不要因为没有太多价值的事情而牺牲。

  对于程刚的这种想法,知晓全情的李润石、伍翔宇等人并未作过多的评价,一直以来,他们都是以最大的包容心来与前者相处。

  更何况,在李、伍、王三人看来,自己奋斗了这么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后世的中国人少吃点苦,少受点罪么,看到程刚的表现,他们反而还会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不过有些事情肯定不能由着程刚的性子来,既然有能力参与此事,那么就断然没有放弃的必要,甚至作为执行者,承担了最大风险的海军队员,都不大可能接受这一点。

  于是经过多次讨论之后,大家还是决定做一次尝试,从去年10月开始,从红海军中选拔出的多名队员,通过秘密交通线先后前往申城,并在此潜伏了下来。

  一直到今年的2月,确认一切条件成熟之后,才开始执行预先的计划。

  至于程刚,他对自己的情况非常清楚,慈不掌兵这个成语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在作战之前他可以为队员们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但在作战期间,他的存在反而是其他同志的障碍。

  好在有了特科的参与,王亚樵的帮助,再加上经过严格训练的红色海军,一切行动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