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五章 红四出击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快速提拔的有利因素,毕竟当时不仅王冥在中央担任代理书记,张国彪也一度把持着军政大权,此僚在打压地方派的同时,也正需要通过提拔这类留苏干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眼下的大环境明显不同了,经过李、伍二人的通力协作,以及程刚在旁的不断策应,留苏派在国内的话语权日渐低落,或者说从一开始就被压制得严严实实,自然就没有如王、张这类野心家活动的土壤。

  不过人和人到底还是有不一样的,陈昌昊虽然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出身,拥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但是他本人却并不缺乏胆略,还颇有点军事天赋,而且作战勇敢,经常亲临一线指挥,这便让他与那些只会张口胡来的三门(家门、校门、公门)干部彻底划开了界限。

  对于这点,经历与陈昌昊颇有类似的徐相前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最初陈昌昊刚刚过来的时候,那个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身份确实让他在鄂豫皖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对此徐相前其实深有体会,虽然他的学历不如陈昌昊,但他当初被派来红一军的时候,也曾经历过一段适应期,直到后来放下心里头的架子,和当地的同志越来越熟悉之后,才真正得到了认可。

  所以在陈昌浩刚过来,还没成为红一军政委的那半年里头,徐、陈二人经常为此交流经验,后来又正好结成了搭档,所以关系就处得更深了。

  至于两人讨论的那篇文章,其实就是程刚这两天写成的,关于夏国革命路线的一些简单见解,当然通过无线电报传来的肯定不是全文,而是经过简化后的大概,主要分析了一边当下的敌我局势,再鼓吹一番老生常谈的农村路线。

  自从李利叁左倾冒险路线被彻底推翻开始,关于城市和农村的讨论就一直在党内进行着,只不过历史上是王冥以形左实右的方式窃取了话语权,而如今则是李润石占据了上风。

  而程刚这人,大家都知道他其实就是李主席的左膀右臂,时常会说出一些惊骇世俗的话语,如今针对新近的占据写出这番时评,倒也不足为奇了。

  至于陈昌浩自己的看法,如果换做两年前他刚从苏联回来的时候,或许还会义愤填膺地驳斥一番,但现实的教育让他开始逐渐发生着转变,所以也就和同学王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这也是李润石希望看到的结果,固然留苏派在历史上有一部分人犯下了不少错误,但肯定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同志,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同志为了革命抛头颅撒热血,若是因为反对而反对,甚至干出矫枉过正的行径,这就把路子走歪了。

  而且正如那句“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所言,对于任何一股派系,这位政治大家都有信心把他们安排妥当,所以根本不屑于用任何排挤打压的手段,比如陈昌昊在红一军的任命,其实也有李润石的一部分影响。

  再回到目前的战局中来,虽然被果军列为头号围剿对象,但是在红军的巧妙安排之下,常凯申原先既定的剿匪行动一直未能成行,反而是他们部署在各地的左中右三路大军,把越来越多的战事给搅得乱七八糟。

  另一方面,听从中央指挥一直蛰伏在根据地内部的红四方面军,则是趁此养精蓄锐了不少时日,好生恢复了先前反围剿带来的损失,于就在这个关键时期,这支军队便以更加饱满的姿态,首次出现在了当前的战场之中。

  在原本的计划中,常凯申以京汉线为屏障,在鄂豫皖根据地以西部署了所谓的中路军第2、3纵队,总计将近10个师,其中甚至还有第2师、第3师、89师这样的遭殃军嫡系,以及第10师这类遭殃军旁系,若是再加上第80师、83师、13师等战斗力不等的杂牌部队,兵力就更是雄厚了。

  在原本的计划中,常凯申以京汉线为屏障,在鄂豫皖根据地以西部署了所谓的中路军第2、3纵队,总计将近10个师,其中甚至还有第2师、第3师、89师这样的遭殃军嫡系,以及第10师这类遭殃军旁系,若是再加上第80师、83师、13师等战斗力不等的杂牌部队,兵力就更是雄厚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