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工业种子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懂得点枪炮等军事装备的原理,会修理武器,会复装子弹,会组装简易手榴弹、地雷和各色爆炸物——这是军事科。

  懂得点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机械原理,会修理各式动力装置,会组建简单的传动系统——这是动力科。

  懂得点金属冶炼、加工的原理,会用铁矿石和焦炭木炭冶铁,会用坩埚炼钢,会铸造/锻造简单的金属物件——这是钢铁科。

  懂得点三酸两碱的化学原理,会用土法制造调配各类化合物,包括土化肥、土农药、枪药、雷火、炸药等等——这是化工科。

  如果以后世的教育标准来看,这样的划分肯定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还有更加不科学的,那就是整个工业系基本没有几个老师。

  所谓的教员,实际就是从组织中挑选出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来担任,往往也就高中学历,少数大学学历,而且还都是临时职务,过来学习的同时,帮助指导其他文化基础更差的学员。

  这些教师,或许在文化水平上能够胜过其他学员们,但在专业程度上,实际懂得的并不多。

  所以工业系的师生们,往往面临的情况就是,一半的时间由教员给学员们补文化课,一半时间则是大家一起在教室里读书。

  没办法人手一本,那就由老师照本宣科地读,在黑板上誊抄,其他人在下面听,同时在本子上做笔记。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那就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教师在这里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因为对于某些问题,他们自己也没办法确定真正的答案。

  程刚在的时候,还可以找程刚,毕竟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和四年高等教育,又是工科生,对于一些基础问题,程刚还是能答得上来的。

  如果还有连程刚也不会的,那他就记录下来,等着带到现代去想办法搜索答案,或者请教专业人士,这样一般都能得到解答。

  这也是程刚为什么这么受学院师生,尤其是工业系师生欢迎的原因,没办法,积攒的问题太多了,就等着他把答案带回来呢。

  换句话说,相比于学院中其他的系别,比如师范系、政工系,工业系真的算得上是草头班子起家。

  三四个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分成了三个科,大家一起学习文化课,再分开来学习专业课程。

  不同科之间人员还会有流动,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跑去学习其他科的内容,或者遇到大家都感兴趣的,那就干脆坐在一起讨论讨论。

  如果看过吴运铎同志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那就很容易看出来,现在这些学员所学习的知识,其实就是当年的前辈们(或者说他们自己或后辈们)在战争中所用上的。

  只是相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同志,工业系的学员们要幸运一些,因为他们还有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