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人形机器人_月之影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骨骼使用金属材料,具体使用钢材还是合金,王一男暂时没有确定,因为这玩意不是在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越轻越好,毕竟太轻了的话,稳定性肯定会下降,而且在高山上那么大的风,说不定一阵风就吹走了。

  骨骼之间使用液体的缓冲层,主要的用途是减震,当然,如果有机会把这玩意换成空气减震,王一男也会很乐意的,空气减震可是高级货啊。

  驱动骨骼运动的,是电至形变纤维束,或者简单的来说,就是人造肌肉,王一男决定为每一个动力单元配备自己的电池和驱动电路,使用近场网络,提交给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全体成员来审议。

  别以为排名第一的候选者一定会获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组成的审议委员会,枪毙掉排名第一的候选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今年委员会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一些,这一年物理学领域,看得过去的成果就是王一男和李文静的高温超导,以及欧罗巴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对撞机发现的新粒子了。

  虽然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噪声,叫嚣不能把诺贝尔奖给予东方的同行,但是科学家的基本操守,还是让委员会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一般评奖委员会首先会考虑本年度最新的够分量的物理学成果,如果有最好了,直接作为候选人报上去,如果没有,就麻烦很多,需要考虑历年应该获奖但是还没有获奖的成果,要考虑成果的重要性,还要考虑候选人的年纪,要是年纪大,肯定会优先考虑。

  当然年纪太大了也不行,要不然没等到颁奖就挂了,那不是贻笑大方嘛,诺贝奖从来不会颁发给不在世的人。

  而五人委员会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开会讨论的地方不远处,瑞典皇家科学院本部的另外一间会议室,五位同样德高望重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化学院士,也在讨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名单。

  他们多次讨论之后,筛选出的最后三人名单里面,排名第一的,赫然是王一男、李文静的分子编织机器。

  历史上可从来没有过哪位科学家同时获得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先例,王一男他们是开创新的先例呢,还是大热倒灶?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