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锂离子电池_月之影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一男说,

  李文静打断了他,”那个,我记得这些称号说的不是你自己吗?“

  王一男面不改色的说,”我要说的是在我之前的那个,对,就是那个叫做费曼的男人“,

  “他赤着脚,穿着粉红色的polo衫和米色短裤,在一次报告中,转向观众说,现在我们来谈谈,制造极其微小的、有可移动部件的机器的可能性“。

  关于费曼,有个流行最广的关于智商碾压的段子,说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闪光过后,费曼淡定的走出来,扔出一把纸屑,看了看纸屑飘落的距离,然后直接报出了爆炸的当量,跟最后多种仪器测量的结果比起来,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费曼最早设想了制造分子机器的可能性,当然,最早的分子锁链的报告,应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现了,不过有据可考的最早分子机器的论文,应该来自高卢的让.皮埃尔.萨维奇。

  “所以,咱们从1983年他的论文开始,收集所有这个领域的论文”,王一男说。

  “当我们把分子作为原材料,各种金属离子作为粘合剂,指定色谱的光照,或者指定的电流,或者指定的温度作为条件输入”,

  “使用哥德尔系统在这个受限制的形式化领域进行分析”,

  “只要数据足够,我们可以得到制造指定结构分子机器的办法,比如说使用的金属离子,动力来源,以及所形成结构的各种特性”。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将这些结构组合编码,就可以让分子机器执行我们想要让他们执行的指令。”

  李文静也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选择好基础材料和粘合剂,施加一定的外部程序,比如说加热到摄氏度,使用波长436纳米的蓝光照射25秒,再使用伏特的直流电通电二十秒,再用波长400纳米的紫光照射20秒。。。。。。“

  ”一系列步骤之后,就可能获得我们期望的复杂分子结构“。

  ”完全正确“,王一男说,”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再去分析各种电极、电解质的电化学特性,跟他们的分子构型之间的关系“,

  ”我明白了“,李文静说,”我们就能让这些分子结构具有我们想要的电化学特性“。

  ”没那么简单“,王一男说,”电池使用的电极或者电解质材料,很少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分子编织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携带功能元素的办法,在形成复杂分子结构的同时,仍然具有我们期望的电化学功能“,李文静立刻跟上补充到。

  王一男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李文静,”要不要那么聪明啊,你让我享受一下智商碾压的快感不行吗“。

  ”切,月圆之夜,紫禁之巅,叶孤城好歹也要有个西门吹雪做对手呢,没人理解你,难道不是很寂寞吗“。

  “哎,我发现你也很自恋啊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