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 舌尖上的中国_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追求的是溢出屏幕的“色香味”和“引人垂涎”的视觉效果。

  可沈亦泽的这份大框架却跳出了一般美食纪录片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他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相比于美食本身,美食背后的故事,才是重点所在。

  光是看文字,谢丽君的脑海便已闪过无数场景,从获取食材,到料理烹饪,再到共享美食……而在这无数场景的背后,既有文化的连接,也有人文的情怀,更有哲学的思考。

  沈亦泽将谢丽君的反应尽收眼底,心里的把握顿时由七成涨到十成。

  在这之前,他还是有点忐忑的,因为这份大框架他没有拜托编剧部的人代笔,而是尝试自己先写,写完发现,竟然还不错。

  他的文笔跟两年前相比,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还赶不上原身,但至少已具备一定的美感,不像以前的文字,干巴巴的不比小白文强多少。

  他看过的纪录片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非要他从其中选一部最喜欢的,那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正如他在框架中写到的那样:“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而中国美食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哪怕是路边几块钱的小吃,也能做出极致的美味。

  除了因为他本身的“好吃嘴”属性,另一个原因是他曾有幸见过《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总导演陈晓卿,不仅见过,还很是聊了一会儿,打那儿以后,沈亦泽便隔三差五地将这部纪录片翻出来重温一遍。

  包括陈晓卿后来执导的《风味人间》,沈亦泽同样反反复复看过许多遍。

  也因此,他对《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主线记得相当清楚,当然,具体的内容他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他只能提供骨架,血肉就要靠谢丽君和安安去填充了。

  他相信安安能够做到。

  谢丽君仔细通读一遍,脸上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年轻人,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业内传言他是文娱业的通才,对此她一向抱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态度,不予置评也从不讨论。

  今日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份框架之详尽,立意之深刻,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外行之手。

  她忍不住问:“你以前接触过纪录片吗?”

  沈亦泽知道她为何发问,要是想装逼,当然应该说没有,然后堂而皇之地收割一波震惊,但一向低调谦虚的他却不会这么做。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是被动接触。”

  见对方不解,他解释道:“找了个纪录片导演当女朋友,怎么也得了解一点她的职业,而且她每次回家都要跟我聊这方面的话题,听得多了,慢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