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阔规划_明末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数,自然也相应大幅增长。

  据李啸与颜均等人研究,现在在单县所挖的富脉冲铁矿中,矿石含铁量可达50%,这个纯度,是相当可观的。要知道中国是个贫铁国家,大部分铁矿产地,铁矿含铁量只有30%左右。

  只不过,在明朝很多地方,因为工艺原始,一吨含铁量为50%的赤铁矿,只能产出不到300公斤的铁,如果矿石中含硫磷砷等杂质多的话,能产个200公斤就相当不错了。

  而李啸现在所采用的,使用了多种先进技术的炼铁办法,可将一吨含铁量为50%的普通赤铁矿,炼出450公斤的钢铁。

  李啸能这般大幅提升出铁量,无疑会大大节约出产成本,与其他铁矿相比,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李啸铁龙城出产的钢铁,在价格上会据有相当的优势。

  现在,可以简单算出,若要维持李啸这3座高炉每月20天的出产量,算上运输及磨损损耗,那每月总共约需800吨铁矿被生产出来,才能保证高炉不会出现停工待料的状态。

  由于现在是纯人力发掘,一个劳力在矿洞中,一天可挖约150至200公斤铁矿,除去每月生病休息的时间,一个月也,大概可按25天来计算,一个月约可挖至吨。

  可以很容易算出,约需近2000人的挖掘队的生产量,才能堪堪保证正常生产。

  为了保险起见,以及让有多余的铁矿存入仓库,李啸安排了整整3000俘虏,去干挖矿工作。

  而磨矿与洗矿以及来回运输,则亦安排了2000余人。

  李啸规定,这最苦最累的挖矿工作,便是那些在互相检举中,犯下罪行最重的流寇担任,罪行稍轻者,则去干碎矿与洗矿工作。

  这些俘虏,都是属于劳改性质的义务劳动,除了包吃住外,没有任何工资待遇,每天都在监工的皮鞭下干活,算是为他们犯下的罪行,所进行的救赎。

  以前干这类辛苦工作的二千余名河南百姓与单县本地百姓,则被李啸安排到其他地方。

  这样一来,一万余人的被俘流寇军兵,还有4000余人需要安排。

  李啸再从这4000余人中,选出比磨矿队与洗矿队的俘虏们,罪行又要轻些的3000人,把安排他们成为操作高炉与炒炉的炼钢工人,正好满足扩建高炉与炒炉所需要的人力。并且,为了使他们工作更加尽心尽责,除了包吃住外,李啸还给他们每月2钱银子的工资酬劳。

  最后,剩下1000人罪行最轻的俘虏,则进入锻冶场中当学徒工,每月工钱为3钱五分银子。

  李啸这样给俘虏们分了个三六九等,人为制造待遇差别,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抱团,使他们就算想要反抗,也无法形成凝聚力。

  接下来,作为用工大户的锻冶场,则被李啸分成了三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