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_明末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了一番,脸上隐现笑容,才开始大声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山东赤凤左都督李啸,驰驱王事,忠勇可嘉,奏捷友邦,扬威异域,救朝鲜于千钧之刻,退鞑虏于竟功之时,这般奇功,彪炳殊卓,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李啸忠直大义,为王先驱,扶危戡乱,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此等大功,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朕当效皇祖有功必赏之遗命,兹特封李啸为赤凤伯,给诰券,赐铁券,食禄一千石,挂‘征虏将军’印,世代袭爵,万世不替。其部立功人等,兵部核验后,着有司从优叙议,按功论赏。另擢李啸为登州府团练总兵官,登州各州县卫所,俱受其辖,其地军民百姓,皆受其治。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治理地方,抚育百姓,克尽职守,戮力中兴。钦哉!。。。。。”中年太监念完这段长长的圣旨,说得口干舌燥的他,下意识地吞了几口唾沫。

  李啸跪在地上听其宣读,仅管分在脸上努力保持平静之色,却是越听越是心头震撼。

  皇帝的赏赐之厚,实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挂

  “征虏将军”印这个倒还不算什么,因为在明末之时,其本上重要位置的总兵,都可获得挂机将军之衔。

  如祖大寿在锦州,就敕封前锋将军,挂前锋将军印。再如前山海关总兵满桂,就曾挂征虏将军印,以及在后来真实历史中,敕封的平贼将军并授印的湖北总兵官的左良玉。

  此外,得到敕封将军号授印的有不少,象秦良玉曾得到敕封镇东将军并授印,其子马祥麟敕封骠骑将军并授印。

  一众挂印将军之中,唯有马祥麟是以副总兵之职,挂衔为骠骑将军印的。

  当然,他身份有些特殊,一来他是土司,朝廷赏其将军印多有拉拢之意。

  二来秦马两家,三朝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屡发兵勤王讨逆,为王先驱,这个敕封的骠骑将军,有很大原因是朝廷出于对他家族的嘉赏。

  只是,皇帝要给自已加封为世袭的伯爵,这可不得了。话说从周代时,中国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制,而后世的西方贵族等阶制度,其实不过是按古代中国爵位名称翻译过来罢了。

  当然,因为近现代史中,西方的文明与科技十分强盛,远超满清治下的中华,所以世人反而西方爵位制度更为了解,有不明其故者,甚至以为爵位制度是从西方演变到中国的,是为大谬也。

  这五等爵位,时历千年,基本没有变动,只不过到了明朝时,朱元璋嫌五等爵位太过麻烦,于洪武三年,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

  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