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萨摩_明末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缔赤穗藩,解散浅野的家臣团。

  同日夜晚,藩主浅野长矩自尽的死讯以及取缔赤穗藩的消息,一同到达了赤穗藩,全藩上下大为震惊,家臣都极为悲痛。

  首席家老石内藏助良雄(忠臣藏),随后马上召开全体家臣会议。本次会议后,全体藩臣同意接受幕府决议,赤穗藩就此终结,同时全体家臣成为浪人。

  只不过,在德川家的使者走后,石内藏助良雄再度秘密开会,全体与会的家臣,结成了以再兴浅野氏为主旨的义盟。

  虽然几经波折,但义盟首领石内藏助良雄,在经过一系列周密筹划和运作后,纠集了47名同盟者,集结于吉良府邸附近,在激烈的生死战中,躲藏在台所横向堆放柴火部屋中的吉良义央,终被义盟杀死,并被斩下首级。

  其后,在江户泉岳寺的亡主浅野长矩墓前,石内藏助良雄率众下跪,奉上义央的首级,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武士的忠诚,宽慰了亡主的在天之灵。

  当然,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李啸并没有对李浩然讲,因为,这已经无关重要了。

  在真实历史上,这些以石内藏助良雄为首的同盟者,最后被幕府府以下犯上之罪,勒令切腹。他们的尸身与主君一起,同葬于泉岳寺。从此,忠臣藏的故事,成了日本最为有名的忠臣报国故事。

  “在下明白了,李大人是不希望,这些残存于萨摩民间的浪人武士,模仿这个所谓的忠臣藏,来向我大明复仇吧。”李浩然一脸恍然之状。

  李啸点了点头,复叹道:“正是此意。浩然,本伯再问你,你可知日本人为何简称为倭么?”

  “禀大人,在下不知。”

  “这个倭名,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的魏国皇帝曹丕,曾御封当时日本的君主为亲魏倭王,这个字,是由“魏”字去右边的“鬼”字,加上左边的“亻”的字,所组成的一新字。于是亲魏倭王的所在国家也叫做“倭国”。后来,此字被定义为猥琐矮小的意思。从唐朝开始,倭国人开始兴起,对这个倭字十分不满,故将国号修正为日本,即为日出之国之意。后来到了元明天皇时,遂规定,以「和」字替代「倭」字,并以开头附以「大」而始称「大和」。”

  “哼,区区岛国弹丸之地,也敢称大,实是狂妄之至。”李浩然冷哼了一声。

  李啸笑道:“本来从三国以来日本君主,皆自称倭王,并需接受中国皇帝册封。但自神武倭王起,竟擅自改称“天皇”,以显示其凌驾于中国“天子”的权威。倭人之狼子野心,昭然可见矣。”

  说到这里,李啸的声音渐变得狠戾:“所以,对这样猥琐卑贱不知感恩之民族,唯以有残酷至极的杀伐屠戮,方可慑服其众,才是免除后患的最佳方式。本伯决不做那种,因图一时虚名,却对敌人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