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一章 刘良佐的选择_明末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忧虑,却又不好多言,只能重重地在儿子肩头拍了拍,以示鼓励。

  儿子领命而去之后,刘良佐也没闲着,他立即下令,让手下部将紧急出动,对唐军必经之路上的几个军镇严加防范,争取尽可能地多拖唐军行进的速度。

  与此同时,刘良佐还派出信使,南下扬州,去向离自已最近的黄得功求救。

  眼下军情紧急,唯一能指望的军镇,也只有黄得功部了。

  虽然,他与时为靖南伯,授职扬滁总兵的黄得功,关系一向并不怎么好,二人也不怎么往来。现在这紧急时刻,扬滁总兵黄得功能不能看在同为朝廷同僚的份上来救他,亦是未知数。但是,现在这样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良佐已如一个快要溺水的人一般,哪怕只有万份之一的机会,也想要捞取一根得以活命的救命稻草。

  只不过,刘良佐到底还是低估了唐军的前进速度,与他们的攻击烈度。

  唐军自攻下喻口镇后,立即一路西攻,从喻口镇到淮安府城上的各个州镇,诸如马逻乡、苏咀口等处,在唐军第七镇兵马的强力威慑与攻打下,几乎皆是一鼓而克。刘良佐派出的手下将领,非死皆降,基本没有给唐军造成任何值得一提的阻碍。

  仅仅在六天之后,一路西进的唐军,就直趋淮安府城,三营兵马分列淮安的东、南、西三门,将淮安城三面逃跑之路全部截断,仅留下北门一门出外通行。

  这便是唐军的围三阙一之计。

  淮安城城池十分坚固,唐军并不急于攻打,相反地,他们反而故意留出北门不围,看似留给了城中守军一条生路。他们这般做法,倒是让城中的刘良佐部军兵,更加地混乱不堪。

  唐军现在,其实并不是特别想立即拿下这座仅有五千余守军的淮安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更大的目标,是想要围歼刘泽涵从北边带回的五万余名守军。

  自从那些降将口头得知了,刘良佐已派出自已的儿子刘泽涵去北边调回驻守的兵马后,唐军主帅曹变蛟就下定决心,以围点打援的形式,首先消灭刘泽涵部这三万兵马。

  毕竟,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是作战的关键所在。只有把这五万余名守军全部消灭了,唐军才再无后顾之忧,能在拿下淮安府城后,再立即南下进兵扬州,去攻打扬州黄得功部。

  故而,曹变蛟在对淮安府城进行包围之后,立即派出大量哨骑,深入淮安府北边哨探,以期尽早发现刘泽涵率兵返回的消息与情报。

  而这时的刘良佐,他在城头看到城外铺天盖地围堵的唐军兵马,心下的悲凉,简直难以言表。

  堂堂广昌伯,堂堂淮徐总兵,如何竟落得如此境地!

  现在已成瓮中之鳖的他,当然知道,唐军之所以给他留着北面城门不围,其真实目的,无非是想着等他率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