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马车_明末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欧洲横穿西伯利亚再征服到远东,广袤荒芜旷古无人的大地上,连人类的足迹都没有,哪有那么多道路。那些俄罗斯雇佣兵哥萨克军团,从欧洲地界一路到中亚和西伯利亚,一个又一个斯坦,一个又一个汗国,皆被踩在脚下,最后打到黑龙江边。

  战争和移民,这几百年的俄罗斯拓展历史中,就没有停止过,包括后来统驭庞大的帝国,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原野上,到处都是那种四轮的大型马车在奔驰运输,不论是收获还是迁移,或是支撑扩张战争,马车的作用其实还在大炮与火铳之上。毕竟没有后勤,火药和子弹加上补给,都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四处奔驰的四轮马车,成就了被英国人称为旷古巨兽的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人靠四轮马车能做到的,为什么李啸和他的部下就做不到,实在没这个道理。

  因为四轮马车相比两轮马车,最大的好处是,可将马车的载重大幅提升。

  四轮车的四个轮子构造,使得拉车的马匹,不用再做支点,以承担马车承载力,只是单纯提供拉力即可,从而极大提升拉载效力,据计算,只有双马拉动的情况下,至少可将载重提升近五倍。

  而四轮马车的难于普及,除了当时的道路难行之外,现在大明所使用的四轮马车,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便是难于转向。

  中国古代无四轮车的根本原因,其实不是道路问题,而是中国人没有解决四轮车的转向问题,中国人的四轮车,只是简单地将四个轮子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车架上,因此难于转向,导致实用价值很小。这个旷世问题,中国人几千年也没解决。

  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上,画有多辆四轮车,皆是典型的不能转向的四轮车。这种车从古代一直使用到现代中国的五十年代初。四个窄窄的铁箍木轮装在车架上,由三到四头牛拉着,车子的转向,则是四头牛凭力气大生拉硬拽。(确切的说,是靠车辙解决转向问题,车轮子把路面压了很深两道沟,车轮就在沟里滚动,秦始皇的车同轨就是为了这个方便。)

  这种粗糙简陋的四轮车,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北方农村人都还见过,据说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因为这种车子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先.进.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光辉形象,才终于淘汰了这种粗笨的四轮车,倒还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所以现在把问题归纳起来,李啸要着手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道路难行的问题,一个便是四轮车的转向问题。

  前一个问题,李啸现阶段暂无能力加以更改,不过,他可以避重就轻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他现在李啸打算开展的车马行业务,皆是城市与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