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2章 大治之世_家父汉高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盈有些惊愕,他长叹了一声,摇着头,「都是我的过错啊,你要好好管教安,往后,我绝对不会再这般放荡了…」

  刘长的眼里闪过一丝喜悦,没想到啊,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意外收获,二哥这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整日去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弄得自己的状况是越来越差,刘长几次劝说,都没有什么作用。

  没想到,刘安那竖子玩了几天,倒是让二哥幡然悔悟。

  「安那里,我会去说的,二哥,你且回去吧,以后啊,要多读书,少纵欲,要给宗室后生们,起一个好头啊。」

  刘盈一脸惭愧的离开了厚德殿。

  刘长则是抚摸着下巴,继续看着面前的奏章,这初次的官员考核是相当的成功,接下来,就是要推广到全国范围了,往后,各地的官员都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录取,能有效的打破权贵的垄断,并且能解决官吏不足的问题。

  官员问题目前是不必再担心了,在很长的一段时日内,大汉都不会出现官员不足的问题,那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放在启蒙之事上。

  大汉目前的乡学,县学,国学,太学体系,还是显得有些太粗糙了,刘长想要效仿未来,将小学,中学,大学的体系给做出来。

  目前大汉的教育,是不存在上下级区别的,无论是乡学,还是县学,或者国学,其实教的东西都差不多,不同的可能就是教育质量不一样,地位越高的,老师越厉害,目前连教材都做不到完全统一。

  刘长觉得,后世那种寻行渐近的教育体系就非常不错,但是吧,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在大汉还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大汉的后

  生十五岁就算是成人了,就要参与徭役,成家立业。

  让大汉的后生们读书到十八九岁,不太现实,况且,大汉目前的财政状况,能否撑得住这样规模的教育体系,实在是不好说。

  刘长的脑海里有很多非常神奇的操作,可是想要在这个时代里去实现,似乎都有些难度,官吏选拔算是最容易实现的,因为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不需要庙堂去承担什么。

  可是成熟的教育体系,庙堂要承担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光是老师的资源,大汉能不能搞定就是个大问题。

  另外,大汉的孩子们在过了八九岁后就会自动成为家庭劳动力的一员,那些当父母的,愿不愿意舍弃劳动力去让他们读书也是个大问题。

  刘长曾让安编写过县学的教材,可那些东西吧,对比后世还是差了很多。

  目前的大汉,已经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了极点,粮食的产粮是高皇帝时的二十多倍,刘长觉得,除非自己能造出拖拉机或者搞杂交什么的,否则这粮食产粮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次大规模提升了。

  这已经是农业时代的顶峰了。…

  想要让大汉再进一步,目前只剩下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