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九章晓之以理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鸿对嘉靖二年禁海之时的来龙去脉,如今可以说比朝廷上任何一个人都了解。他趁机说道:“回老爷子的话,以小子的愚见,这嘉靖二年,宁波争贡那档子事,说来虽然是倭人不知礼法,贪婪凶残,但咱的官员,也有处置失当之处,没有一碗水端平。这街头做生意的,为了抢摊子还要打架呢。更何况倭人心慕天朝,把朝贡的机会看得和参神拜佛一样,咱们的官员没有一视同仁,自然引得他们闹事。再加上当时沿海武备松弛,这才酿成大乱。以小子看来,这件事虽是祸乱,但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若是从中吸取教训,在对外夷的往来上多下功夫,未尝不能从中得些好处。我大明乃天朝上邦,当今万岁又是万世难遇的圣君,这等小事,自能轻松解决。”

  却看嘉靖皇帝沉吟不语。严鸿继续道:“如今这倭寇的情形,我从徐海的嘴里也问了个大概。大抵是沿海之民因难以维生,铤而走险,下海为寇。他们下海,其实也是苦路,多数勉强糊口,甚或丢掉性命,真正的油水全被那些把持走私的豪门得去了。这边呢,朝廷赚不上来外洋的银子,还要搭钱去剿匪,实在也是得不偿失。当今圣天子在位,体恤万民,自然是龙心忧患。只是被一干大臣蒙蔽,不知开海之利。那夏言欺君罔上,进此谗言,可恨,可恨!”

  严鸿说到此时,背心微微发麻。他知龗道夏言的声望一向不错,尤其还是那紫衣嫦娥的爷爷。如今为了开海。只好把夏言牺牲掉了。此话万万不能让夏紫苏知龗道。

  其实这严鸿本是个只顾赚钱的纨绔,闫东来历史知识也不过如此。对于夏言的具体情况他了解不太多,而夏言这个折子的内中含义就更是一知半解。只是站在要开海的立场上。自然没那么多一分为二的道道,推到了踩两脚是正经。

  看嘉靖皇帝脸上未曾有不悦之色,严鸿又道:“我严家世受皇恩,时刻感念天恩浩荡,见此情景,怎敢不据实上报?以小子愚见,若是能开海禁,一则可赚外洋之钱,国库丰盈。万岁爷的用度也不那么紧;二则,沿海百姓有了生路,便都感激皇恩浩荡,不会再去做倭寇。三则,我大明对外贸易,也是宣扬天威的机会,足以让海外万邦闻风来贺。小子年少无知,见识浅薄,所言皆有感而发。有不当之处,愿受责罚。”

  他先伸好后脚,纵然真有什么不对,料来自己年少无知都说出来了。也未必会有什么太恶劣的后果。

  嘉靖听严鸿说完,拿起茶碗,轻抿了一口:“什么责罚不责罚的。今日这里又没有皇帝,这话留着写奏折时再说。朕再来问你。海外通商,真有这么大的利?海外到底是怎么样子?”

  这一点。严鸿早已经有了准备,今天自己要做的就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