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六章釜下添薪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鸿笑道:“叔父何必如此?小侄我这次下山东确实吃了些惊吓,不过靠当今圣上洪恩,靠我爷爷的福气,最龗后毛也没掉半根,反而蒙天家看重,给了不少赏赐。你我都是一家人,说话绕这么多弯子,有什么意思?您到底想让我做些什么,不如说在明处,若是我力之所及,绝不推辞。”

  赵文华闻听,忙点头道:“户侯说的是。”接着,他又陪着小心道:“户侯有所不知,我这一遭被罢官待查,那些御史们穷追猛打,我实在是招架不住啊。唉,外人都说做官容易,谁晓得做官的辛苦?上下都要打点,同僚也要维持,这哪一项不要银子来用?单单指望那点俸禄,又能济什么事?况且说句话,户侯也别不爱听,小阁老那边,胃口大的很,帐面上亏空的银钱,我连一半都没落到啊。大多是进了小阁老的口袋,如今让我背起来,我怎么背的动?军械营造的事,小阁老说万事有他,我没想到……”

  他有些话也不方便说的太明确,这贪污亏空的事,哪件少的了严世蕃的事。工程营造时,严世蕃经常领来些不知所谓的人,称是他的老同乡,老世交,所提供的工程材料便宜,能省下一大笔钱。只是那工料的材质,自然就没法说了。又有谁敢去考核?至于军械营造上,严世蕃更是从中上下其手,大肆中饱私囊,就连火药局的火药他也弄些花头,多报消耗。

  严鸿闻听,原来这厮要推卸责任。便冷笑道:“那按叔父的话说。这虚报战功。想必也是我父亲指使?”

  赵文华脸色一白,忙道:“误会,误会!赵某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攀咬小阁老啊。那是我失心疯,不懂好歹,总想要立个大功。再加上张经一向不卖元辅面子,我便想为严家除个祸害,哪知龗道……到如今。我也是追悔莫及。户侯对我恩重如山,前番江南徐海一案,全亏户侯助我,既为国朝招安了徐海这一支精兵,又免了赵某的大祸。如今圣眷正隆,听闻天子亲自赐字纯臣,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还望看在往日情分拉我一把,我也不求复原官,只求骸骨还乡足以。且当初赵某斗胆与胡宗宪商议的那开海禁,招安汪直的大略。闻说户侯也是大力赞成的。日后户侯成此利国利民的大功,赵某也愿尽平生微力。效犬马之劳。”

  乞骸骨还乡,是当时对回家养老的一种委婉手法,即乞赠骸骨归田里。赵文华的意思,就是我官可以不做,只是希望能把往日罪过一笔勾销,免得被追究。

  严鸿听赵文华这么一说,倒是微微一怔,心道说起来,这厮的确是个开海派,而且又是浙江慈溪人,自个要做成招安汪直,对外番通商的事,好像确实有可用他的地方。但转念一想,招安汪直,开海通商,此事老子自有许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