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4章 皇帝的心思_大唐之极品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啊!”

  “多谢皇上!”

  杨妃欣喜的道。

  因为,李世民高兴,他在杨妃这里用完晚膳这才回到自己是御书房。

  回到御书房的李世民心情依旧很激动,他强子压住自己的喜悦之情,开始细细阅读李靖送上的奏报。

  因为唐军打了胜仗,李靖发给李世民的奏报很详细,唐军对突厥大军的整个征战过程基本都有记载,还有很多的将领所立下军功。

  所以,李世民在详细看完这份奏报之后,心里还是思量怎么封赏这些人。

  虽然,军功封赏该有兵书报上,吏部勘察商议和拟定,再呈给李世民过目,如果李世民不满意,朝臣们可以在朝会上讨论。

  但是,李世民的心里可是不这么认为,因为,有些人的军报不是吏部能解决的!就像突利的封赏,李靖的封赏和李恪的封赏等,这些都不是吏部能够决定得了,都必须他自己亲自参与。

  李世民想到这里,便召集中枢大臣到自己的御书房开始讨论对立功将士的封赏,他心里这么急切是有原因的,李靖在奏报上不但说明了战功和战绩,而且,他还告诉李世民唐军的行军时间和路线,及他召集突利一同回唐受封的事宜。

  所以,李世民不能不急。

  因为,现在大唐是打败了突厥而不是灭亡了突厥。

  所以,突厥还需要有人替大唐管理和统治。

  所以,这个时候的突利降唐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大唐厚待突利,就能在突厥人中留下一个善待突厥汗王那个的形象,这样使得大唐对统治突厥有利。

  而突利又跟李靖一行人在一起,不一日就要到达长安城。

  如果突利达到长安,李世民还没有拿出一个确切的封赏计划,那突利等的时间长了,这对大唐不利。

  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在奏报收到之后就开始跟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商议这些问题。

  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基本确定了所以立功将士的封赏。

  这里说基本确定是一种严肃的说法,因为李靖和李恪的封赏大家都是悬而不绝,这不是说大家没有商议出结果,而是李世民没有让众人参与对李靖和李恪的封赏之中,既然李世民没有让众人参与,众人就知道对李靖和李恪两人的封赏李世民心里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但是,众人通过这件事情也清楚了李恪在李世民心里的位置,他们发现这种位置不是随谁就能够替代的!十二月十五,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一身戎装是在长孙皇后和杨妃的陪同下出了皇宫。

  朱雀大街上,左右金吾卫将整个大街封锁,但大街是两旁全城的百姓都聚集起来迎接凯旋而归的英雄们。

  所以,当数千千牛卫随行护卫下的李世民的车架出现在朱雀大街上的时候,两旁的数十万百姓顿时跪地高呼万岁,声震青天,让坐在车架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