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6章 海政四策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上手。

  同样的政策,因地制宜的加以变通,就成了大善之政,冠军侯机变无双的名头果然不虚。

  “其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那就是纳税额。商贸之税乃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今后,对外贸易的税款将会统称为关税,内贸的税则和工业一起,统称为工商税……纳税的多少,朝廷和总督府会分别记录在案,加以汇总,得出个人总体的贡献度。”

  “商税?”杨敏的话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让他们顾虑的不是关税,而是商税,依大明律,商税是没有的,享受惯了免费的待遇,一时间难免有些不好接受。

  主要也是因为谢宏的态度十分随和,会议一直都是以商讨的形式在进行着,所以众人也都没有初来时那样战战兢兢了,于是,逐利的本姓又冒了出来。

  “又提那老黄历,”杨敏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已经有人语带不屑的反驳了,“现在和以前能一样吗?没有朝廷设立总督府,派兵镇守,去南洋发财有这么容易吗?朝廷高薪厚俸的养着官吏,又要养兵造船,不收税,这钱又要从何而来?真是没见识。”

  “可不,收商税也是好事,朝廷有了统一的法度,以后穿城过卡也没那么多绢子了,说到底还不是一回事?而且今上仁厚,收的税也不多,里外里倒是咱们自家赚到了。”

  “就是,就是,依我说啊,这事儿还可以……”

  其实在场的多半都不是商人,至少明面上的身份不是。有功名在身的士绅名流们本来很少这样直接谈论商贾之事的,不过,冠军侯爷已经开门见山了,谁要是还拿那个乔,就是给脸不要脸了,所以众人的说话都直白了不少。

  税和朝廷的关系,这群人也都是门清,从前是站在士人阶层一边,自然是沿用官僚们的那套‘天子不与民争利’的说辞。

  现在呢,人没变,身份却变了,很多人自己都没察觉到,从进了会场开始,他们就一直被牵着鼻子走,不但立场变了,心态变了,甚至连所属的阶层都变了,从代表士人的官僚阶层,变成了拥护新政的工商业主。

  要不怎么说,江南才是真正具备成为轻工业基地的地方呢,单就这里人的观念来说,也同样比北方强得多了。毕竟这里有唐宋的积累,大明开国后的发展,同样也不逊于前朝。

  所以,那个心存顾虑的人一开口,就激起了一片反驳之声,这些人说的道理,和谢宏主张的并无二致,甚至在很多细节的地方,想的比谢宏还周全,这也算是术业有专攻的具体体现形式了。

  该说的都被别人说了,杨敏倒也省了事儿,他也不催促,只是等场面自行安静下来。侯爷说的有道理,接受自己讨论出来的结果,总比接受别人的命令来的容易,反正都是一回事,侯爷又从来不在乎这些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