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专利第一案(二)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一些还在衿持以为反正是自己的,终究跑不掉的人也慌了神。

  专利局人手不够,只好向皇帝申请调派人手。朱由校将国文院的学生都派到了专利局,让他们去进行专利登记。而专利登记规定必须用清晰明白的白话,让国文院的学生倒一时不大适应,但慢慢地倒是觉得白话比文言在表达方面更加严谨,更加详实。

  发生在天启五年的专利登记事件,被认为是大明之所以会出现科技大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大好的习惯,那就是留一手,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种习惯的具体体现。而现在有了专利法,那一些拥有别家没有的技术,器物的人恨不得让天下人都学会自己掌握的技术,制造自己的器物,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专利费。

  而且这也使得人们对以前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趋之若鹜,叶向高也是见机,趁着这大好形势,开始在报纸上发文要求重新定义奇技淫巧这个词,认为奇技淫巧原来是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而实际上一件物品,一门技艺被制造或者创造出来,总会有它的用处,就是用来欣赏也是好的,所以他认为,以后奇技淫巧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改变,可以用来表示出奇的技艺,极端的精巧,但不能再加上无用或者使人沉迷之类的意思。

  这种观点很快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奇技异巧,没有了这个淫字,这样应该会更好一些。这两种观点倒是没有统一,有的用奇技淫巧,有的用奇技异巧,但是两个字的意思倒都变得差不多了。

  这次的专利登记,使得朱由校发现,原来明朝的科技水平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落后。象火爆法采矿技术竟然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与蒸汽机相关的比如飞轮,齿轮都早就有人开始制造了。

  而竟然有人开始制造铁壳船,虽然笨重而难以操纵,但这种想法已经非常不错了。

  朱由校发现,除了祖传技艺外,自己有所发明的,一般都是家有余财的。不过也很容易想明白,饭都吃不饱,如何去进行发明创造。只有衣食足后,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去进行思考,才会有新的知识产生。

  这更进一步坚定了朱由校想要减租和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动力,只要大明人都能够不再为衣食之事而终日忙碌,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产生。

  而要实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政治方面,在经济方面,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还有很多的势力需要进行说服和安抚,使得社会不至于出现大的动荡。

  虽然大多数专利在朱由校看来,其实并不是科技进步的方向,但这件事是重点在于对大家发明创造的肯定,朱由校知道就凭自己的书面知识是很难让大明的科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的,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但如果大明有很多人都参与进来,不断地完善理论,那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