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七十一章军事安排(第1/1页)

  徐光启道:“法律的尊严不容亵渎,我们可以同情这个路人,但要按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便是要保证法律的严肃性。”

  朱由校笑道:“先生说的极有道理,如果法律执行不严格,那便形同虚设,总有些人会钻法律的漏洞,到时说不定会有人故意去撞马车,来获得赔偿。”

  徐光启惊道:“陛下,这天下不会有如此无耻之事吧。”

  朱由校脸带苦笑,想起在天朝碰瓷竟然成为一种产业,只怕现在大明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人呀,坏起来以后,没有做不到,也没有想不到。而自己现在所做的,便是不想再看到那丑陋的一幕幕有机会在大明重演。

  国内政事讨论完毕后,便是重头戏——军事安排。卢象升制定的十年纲领主要分成四大块,一是北进至乌拉尔山,对付罗刹国的问题;二是占领马六甲海峡周围的国家,控制水路的问题;三是在美洲继续拓展,在靠近大明这一边的陆地上建立大明-殷地安居住地的问题;四是消灭顽抗的残余的蒙古人的问题。

  大明的大臣和民众对于战争的看法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因为朱由校的强力压制和极力宣传,虽然这也有一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因为大明人通过战争得到了好处。

  对蒙古的战争使得大明北方的人不再担心随时可能冲进来抢劫的蒙古人,而且拍卖几块碱湖便能够有几年的税收,更不用说大量的牛马羊进入内地,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高,大量的皮货进入内地,羊肉进入肚腹,使得冬天显得不再那么寒冷。

  而不管是新州还是大农岛,还是越南和吕宋,大量的粮食使得粮价大跌,现在能吃饱饭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在人前炫耀的事了。橡胶的使用,使得马车不再那么颠簸难受,南海的平静,使得跑南洋的商家笑开了花。

  大明人不喜欢战争,表面原因是因为大明人热爱和平,也就是俗称的怕被打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战争会迫使朝廷加税,会使得民众的生活质量下降。现在朝廷没有加税,生活中却反而得到了各种好处和便利,谁会反对这样的战争呢?大明的官员又不是真的蠢,自然能够知道什么样的战争是应该反对的,而什么样的战争是应该支持的,何况战争还可以让圣人之说传遍天下呢!这可是大明的文人最喜欢的事了。

  因为要优先对付罗刹国,而皇帝表明在对付罗刹国的战争中,将会收获大量的土地,其中更是有足够的适合于耕种的平原,所以铁路修建必须优先于北方。而小海附近的瓦刺人便是明军的第一个作战对象,以和漠北蒙古的交战情况来看,逼和瓦刺人并不麻烦,麻烦的倒是铁路的修建问题。

  孙传庭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