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候铁路已经铺到了北海和双河城的中间,北海到双河城有一千四百多里,四个多月铺了近七百里,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不管是皇帝还是军方都很不满意。茅元仪没有办法,只能催促移民指导局快些迁移移民,催促双河城的钢铁厂快些造出铁轨,催促铁道部加速培训人才,争取能够多线开工,把铁路建好。

  现在从北海到鄂木斯克的铁路线都已经勘探得差不多了,但是建造能力远远不够。茅元仪曾经向皇帝请求,可否先铺单轨铁路,被朱由校拒绝了。这条铁路对于大明的重要性,如何估计都不为过,他可不想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又单轨改双轨,所以他要求,主干线必须是双轨,只有支线可以是单轨。

  其实双轨铁路的铺设成本并不会是单轨的两倍,但现在限制铁路铺设的是熟练的工人。基本的劳动力随着移民的大规模进行,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缺口。但熟练的工人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培养出来的,而且即使是开办学校也是枉然,必须在工地上培养,所以茅元仪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面会越来越快上,叮嘱铁轨的建设必须要超前,好迎接后面的多头施工,让建造速度有一个大的增长。

  曹文诏现在手中有五个师,化龙城有一个多师,鄂木斯克有一个师,鄂毕城有一个师。他觉得现在三个师就已经足够控制已经占领的地盘了,毕竟罗刹人都是小部队,而且已经被明军赶离鄂木斯克很远了。所以他向总参谋部报告,要求派遣军队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

  卢象升不敢作主,但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禀告了皇帝。朱由校听到后,心里暗骂自己傻。他仿佛记得原来历史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便是主要由军队修建的,军队比之一般的民工,身体素质会更好,协作能力会更强,再加上严格的纪律,使得他们的执行力会远远超过普通的工人,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与卢象升仔细分析后,便给曹文诏下令,要求他抽调出两个师的兵力加入到修铁路的队伍中,只是注意要定期进行轮换,修一段时间铁路后要进行巡逻,以免士兵最后真的变成的工人。

  曹文诏接到圣旨后,便召集了将领们开会,商量如何让士兵去修铁路,而又不能影响士兵的战斗力。将领们早就明白了铁路对于军队的重要性,现在明军空有大量的军队在这里,却受到交通的限制,无法进行长途的奔袭,心里急得厉害。现在要士兵去修铁路,大家都是拥护的。

  虽然各师都派遣了小分队在各处探险,但终究不可能出动太多人,因为这样就和全军出动没有了区别。即使双河城和河阳都已经丰收了一季,但粮食还是有一部分需要从国内运过来,而武器弹药更不用说,移民所需要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