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考课前十,生员学问_红楼之贾府旁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兰哥儿来此是为何事?”

  贾凝开口问道。

  “前些日子凝叔借给的书还未还呢,这次我是特意来还书的”。贾兰说着便抬眸看向素云,示意她把笈囊拿出。

  贾兰顺势在其中拿出一本书,只见那本旧书正面上印着四个大字,“《昔时贤文》”。

  这本书倒算的作是蒙书,所以贾凝才能借与贾兰。

  贾兰双手拿住这本书,缓缓递向贾凝,小脸颇为严肃,道:“完璧归赵,谢谢凝叔借的书,我家中藏书颇多,如果凝叔有要借读的书尽管开口”。

  李纨教了贾兰不少待人之道,这也是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有规矩,懂礼貌的原因。

  贾凝抬手把书接了过来,微微点头,笑道:“没想到兰哥儿年纪不大,如此懂得礼貌,比我当时强多了”。

  贾兰笑了又笑,道:“我娘平日里常说家中的礼仪,就记了下来”。

  ……

  贾凝同贾兰闲聊了片刻后,贾兰起身,小小的身子微微弯下,拱手道:“天色渐黑,改日再闲聊如何?”

  贾凝也不再坐下,微笑道:“你执意如此,那我便不留你了,只能送送你”。

  他让贾兰先走出偏厅,自己随后再走。

  一路送贾兰到家门前,这时贾兰说道:“凝叔停下吧,我这便告辞了,不用再送我了”。

  贾凝点了点头,扫了一眼贾兰身后的素云,道:“也好,有珠大嫂子身边的丫鬟在,我便不再担心了”。

  见贾兰转身离开,贾凝在自家门前目送贾兰离开,随手抬起袖口,将一只手藏于身后,顿时布衣的袖口在微风中飘然吹起。

  ……

  送走贾兰之后天色已经黑了,贾凝也不再玩纸牌,而是经直走向吃饭之处。

  饭桌之上,薛芸早已等候贾凝多时了,这也是贾凝每日准时前来原因。

  桌上有一小碟花生,一碟小咸菜,一大盘鸡蛋,主菜有一条大鱼、鸽子汤肉,全用玉盘盛装,最后还有两碗米粥。

  这就是明代小户人家简简单单的一顿饭,陈舜系的《乱离见闻录》中记录,万历年间的广东地区,斗米只要二十钱,一斤肉不过六七钱,一斤鱼一二钱,尽管贾凝身在京城,价格也不会差的太离谱。

  吃饭过程中,贾凝和薛芸闲聊了几句家中之事,最后薛芸询问了一番贾凝在书院的一些事情,贾凝也是一一回答。

  吃过饭后贾凝直接走向自己的书院,除了温习之前学的知识,还刻意加快了读书的进度。

  贾凝坐在椅上,摇了摇头,轻轻笑了笑,心道:“四书中有些圣言语句还是看不懂,只能看看先生写的注解理解一二”。

  不久之后,吃过饭的彩薇轻轻推开屋门,趁贾凝没注意便偷偷溜了进来,紧随其后的晴雯也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为的就是不打扰打贾凝读书。

  只见晴雯小心坐在贾凝身旁,俏脸轻轻笑了笑,颇为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