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县试(下)_红楼之贾府旁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体态臃肿的知县坐在轿子上歇了一会儿,抹了抹油光满面的圆脸,大口喘气。

  见此情形,一直在知县身旁的一众小吏连忙伺候了起来,先有一位满脸阿谀的小吏急忙端来上好的茶水供知县补水。

  后有一位极具眼色的小吏一边陪笑着,一边向后挪动,脚走到了知县看不见的地方后,随即转身寻起了食物。

  这个很会察言观色的小吏显然很了解知县,心中深知他现在一定饿了,自己及时寻到了吃食,定会压下一众在知县大人身旁拍马屁的吏官,到时引得知县大人喜爱,被当众夸奖、点拔也是极有可能……

  灰袍小吏一边去号舍要食物,一边在心中幻想着自己即将拥有的飞黄腾达时刻,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暗喜了一番。

  “不能想这么多了,到时候万一知县大人等急了就麻烦了,还是干正事要紧,把这事干得漂漂亮亮,让大人舒服了才是要事,得抓紧时间了”。

  青袍知县名叫刘富林,字仁官,泰安十年的举人老爷,他作为一县之长,金陵县几十万百姓的父母官,像小吏这般人称作知县大人也是尊敬之意。

  但考中功名的读书人就不必如此称乎了,只需拱手道一声刘知县,见面更不用行跪拜之礼。

  像刚才与知县互相抬举的老者就是一位秀才,他在县儒学署担任教谕一职,培养的童生、秀才不少,名声在整个金陵县都颇具威望。

  贾凝听刘初堂讲起过,这位刘姓知县的举人身份有不少水分,他自身的学识顶多就是个童生,再往上抬举一下也就是个秀才学识,上不了台面。

  为了给贾凝提供身外援助,刘初堂动用了不少关系网打探这位知县的虚实,就怕因为他影响了贾凝的前途。

  原来刘富林是比之士族更甚的士绅,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士绅阶级,祖籍江南,也就是江浙一带,至于家中有多富裕,党人给刘初堂的消息中只说了四个字,家财万贯。

  因此在金陵府任职的东林党人都欲参他一本,只是目前时机尚未成熟罢了,待收集了足够的证据后,就是这位刘姓知县被参的时候了,到时整出他犯的十大罪状,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言归正传,这时灰袍小吏已经大大方方的走到了号房之外,抬起头来仔细观摩了一番号舍上面的匾牌,挠了挠腮,心道:“就这个吧”。

  心中说完,随即走向一间堆满食物的号舍,来到号舍的挡板前,灰袍小吏看着眼前这位圆肥、体胖,埋头写字的胖乎少年,然后正色的打着官腔,道:“咳咳,这个,知县大人要些吃食,有什么就拿出来什么”。

  这位约摸十六七岁的考生脸色红润,放下毛笔抬头直愣愣的看着跟前的小吏,又大又圆的大脸带些疑惑,同时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

  过了一会儿后他才反应过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